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圳經濟負增長透出中國經濟之憂

http://www.CRNTT.com   2012-03-30 08:07:32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訊/深圳市統計局3月26日在其官網上發布的統計快報顯示,今年前兩個月,深圳的主要經濟數據呈現負增長的態勢。這種現象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以來的首次。

  證券時報刊登時評人餘豐慧文章分析,深圳經濟指標中有這樣幾個現象必須引起警覺:

  首先,深圳工業中主要經濟指標全盤皆墨。深圳的規模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工業產品銷售率都比去年同期呈現負增長,其中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4個百分點之多。其次,深圳優勢產業罕見負增長。深圳依托香港,其優勢產業是外貿出口,深圳進出口總值一直占全國近1/8,今年在外貿方面也出現了負增長的格局。今年前兩個月,深圳進出口總額為562.89億美元,同比下降3.5%。其中,出口327 億美元,同比下降6.0%。這樣的下降幅度稱得上異常大,對出口拉動依賴程度較高的深圳經濟而言,外貿負增長是整體經濟出現罕見負增長局面的根本原因。再次,另外兩個指標也應該引起重視,深圳存款同比下降1.4%,說明深圳資金正在外流,居民儲蓄存款意願下降;深圳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下降1.3%,標誌著深圳進出口貿易有惡化跡象。

  深圳作為經濟特區,外向型經濟占比較高,對深圳經濟影響最大的是國際外需因素,這就是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對深圳經濟影響是必然的,那時深圳出口負增長也是正常的。但是,深圳卻在國際金融危機過去三年後,出口又出現負增長,深圳整個經濟主要指標出現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更嚴重的罕見負增長,似乎預示著當前的情況要比幾年前複雜得多。

  文章表示,深圳前兩個月經濟出現罕見負增長,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深圳特區的優勢正在慢慢消退。毗鄰香港的深圳的高房價、高物價已經嚴重透支深圳經濟潛力和後勁,這從居民一部分購買力轉移至香港就可以看出來。這是中國包括深圳多年來粗放式發展經濟的惡果,泡沫式助推經濟應該付出的代價。但願這個代價周期不會太長,付出不會太大。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