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請解釋33%的平信丟在哪裡了

http://www.CRNTT.com   2012-04-12 14:02:03  


 
  解說:2005年10月19日,在萬國郵政聯盟總部的會議上,131年的慣例被中國人打破,王順友成為自1874年萬國郵聯成立以來第一個被邀請的最基層、最普通的郵遞員。王順友送信20年,平均每年有330天在路上,共行走26萬公里,相當於21個紅軍長征的距離。20年間,王順友從未丟失過一個郵件,投遞準確率百分之百。

  王順友:只有你陪伴我。

  主持人: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除了我們把自己的事情去做好的同時,如果要有很多的郵遞員都跟王順友這樣,我估計信會少丟很多很多。在市場環境下,也有很多人說憑什麼讓我們郵遞員一個月掙兩千來塊錢,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像王順友這麼幹,王順友那是傻。對,他還真有他的某種傻勁兒,當初就有人說,你把信丟到山谷里可以少走很多很多路,少吃很多很多苦,王順友急了,哪能那麼做呢?丟了又不賠償,我們聽聽專家怎麼說?

  焦錚(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世界各國目前採取的辦法都是對平常信件沒有賠償,因為平常信件是為最基本的老百姓傳遞的信件,而且全程是沒有記錄的,作為企業本身來講,丟失與沒有丟失不好掌控。第二個來講,平常信件丟失與否舉證很困難,我寄了一封信,我沒有收到,那我裡面有種種的原因,因此按照慣例不予賠償的,但是並不意味著丟了就是丟了,怎麼辦?在國外來講首先是提高行業人員的素質,我們過去也提過時限如生命,家書抵萬金,類似這樣的企業理念,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保證平信的正常傳遞。

  主持人:法律上不管,當然只能靠道德了,但是道德這件事不能只靠嘴上說,而是應該郵政管理部門以及相關公司在自己的管理制度上以及監督上真正有效運行,讓人們可以而且必須要有道德,這樣我們才可以放心,平信才不會這麼快從我們生活中消失。

  《河南商報》王攀說,“舉證難只是借口,真正的原因在於服務質量”。

  “十年砍柴”說,“顧客將平信交給了郵政部門,豈可因平信重要性下降而自降責任性?”

  最後再看一個調查,你認為現在“平信”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有61.2%的人說有要滿足特殊地區和人群的需要。有很多人現在還不能發郵件,而且收到信都會感到非常幸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