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王崑義:蔡英文路線與民進黨的未來

http://www.CRNTT.com   2012-04-27 00:35:40  


 
  既然蘇煥智沒法說明“新公民運動”,又願意跟大陸進行比較親和的交往,我主張他應該說要推動“世界公民”(World citizenship)運動,主要是因為在全球化的發展之下,“世界公民”(World citizenship)的出現,都是因環境與工作轉換而缺乏特定國家或部落認同的一群人,他們散居在各地有著一定性的聯繫。他們將個人的自我認同,建立在對人際關係的逐漸反省及認知上,這種源自“休戚與共的個人主義”也就是“企圖實現自我,並努力改善這個社會和世界的一種意識”。

  蘇煥智如果要把民進黨的眼光放大,應該就往全球化的發展去看,不應該只是停留在島內的“公共事務”,如果還是僅停留在關心內部“公共事務”,那麼民進黨當然不可能相信這次“總統”大選的失敗,是敗在“九二共識”,是敗在企業家出來力挺馬英九的力量。

  同樣的,如果民進黨還是僅會關心“台灣人民”,關心台灣的“公共事務”,而不關心不少在大陸打拚的台灣人民,那麼民進黨必然會永遠擺脫不了“台獨黨綱”的束縛,儘管民進黨人,包括蘇煥智都說:“《台灣前途決議文》在1999年發佈後,某種程度上其實已經取代《台獨黨綱》,亦即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站在民進黨的立場,要改變現狀當然要經過兩千三百萬人民同意”。

  這種論述雖然民進黨人認為可以合情合理,但既然有“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這個果,那麼“台獨黨綱”這因就必然無法丟掉,兩者還是會發生“因果關係”,大陸當然還是會在意這個因果關係。所以,大陸一直在乎的不是《台灣前途決議文》是否存在,而是在乎“台獨黨綱”是否還影響民進黨政策走向的問題。

  就因有這個因果關係存在,所以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在回應是否歡迎民進黨人士前去大陸訪問時,只選擇性的說是歡迎“民進黨的基層人士”,對於民進黨的高層,大陸就採取模糊的態度,因為所有的民進黨的高層人士如果願意到大陸訪問,必然要提到“主權”的問題,這是大陸無法讓步的地方。

  但是大陸現在也非“鐵板一塊”,過去大陸對民進黨人士前去訪問都說要認同“九二共識”,但現在對民進黨基層人士,僅是使用“贊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語詞,顯見大陸對民進黨的“基層黨員”已經有寬鬆的一面,雖然如此,但就像蔡英文的敗選檢討中所表述的“如果沒有一個制度建構來讓我們跟中國互動,我們很可能淪為統戰的對象”。

  這才是民進黨既弔詭,又讓人無法理解的地方,一個“制度的建構”就不會讓民進黨員淪為被統戰的對象嗎?如果是這樣,那麼眾多的台胞在大陸發展和就業,是不是都被統戰了呢?再說,大陸有那麼多人力來“統戰”台灣人民嗎?

  從這裡民進黨應該思考的是“世界公民運動”,而不只是“新公民運動”,把人與人之間想像成是“休戚與共的個人主義”,是“企圖實現自我,並努力改善這個社會和世界的一種意識”,這樣民進黨才不會再把眼光放在井底裡。唯有把台灣人民放到全球化的發展底下,台灣人民才能跟這個世界競爭,也才能變成真正的“世界公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