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企為何撤離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12-06-02 09:28:54  


  中評社北京6月2日訊/“美國資本撤離中國,將使‘美國製造’如虎添翼。對中國製造業來說,並不是一個好兆頭……”中國企業家昨天登載學者邱林的文章“美企為何撤離中國”: 

  有跡象表明,美國製造業正在加速從中國“回歸本土”。從短期看,“回歸本土”將拉高製造業的勞動力成本,不過在美國,政府和企業已就“保護就業”達成默契。近期,福特汽車公司已陸續從中國、日本和墨西哥撤回部分崗位,並計劃到2015年在美國本土投資1600億美元,並創造12000個就業崗位。

  麻省理工學院工程系統專業教授、供應鏈管理專家大衛.辛奇-利維在今年1月到2月間對105家公司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其中39%的企業正在考慮將部分生產業務轉回美國本土。

  今年正值美國選舉年,大批美國企業“回歸本土”,讓奧巴馬總統喜出望外,因為這對他競選連任有利。在奧巴馬看來,美國製造業的“老底”依然厚實,但過度依賴金融業及服務業的經濟增長模式讓美國在金融危機中嘗盡苦頭。回歸實體經濟、“再工業化”成為奧巴馬政府重塑美國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

  回過頭來看,20世紀中期,中國、韓國、墨西哥等國製造業紛紛崛起,美國走向去工業化過程,勞動力迅速向第三產業轉移,製造業向新興工業化國家轉移,“產業空心化”態勢逐漸顯現。這使得本世紀的頭十年成為美國製造業不斷萎縮的十年。就業和產出也不斷下降,總就業人口從1979年峰值時期的約1960萬,直降40%至目前的約1180萬;製造業占GDP的比例從2000年的13.25%下滑至2009年的8.9%。

  而如今,中國等新興國家與美國的比較優勢已發生明顯變化。美國智庫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15年,在美國銷售的商品中,美國本土製造的產品將可能領先於中國。

  分析人士認為,導致美國企業撤離中國的原因至少有兩個方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