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日追隨美軍事戰略調整 中國怎應對

http://www.CRNTT.com   2012-06-04 00:02:37  


 
  (一)適應國家安全戰略調整、轉型的需要。戰後初期,日本堅守和平憲法,通過國內反戰思潮與對外經濟援助,不僅在政治上重新贏得了亞洲國家的信任和尊重,而且在經濟上日本也創造了亞洲奇跡,通過“綜合安保”維護國家安全。近些年,日本受美國“反恐戰爭”的影響,原來被視為禁區的“和平底線”接連被突破。從小泉內閣時開始,日本以軍事力量配合美軍的行動越來越多,自衛隊邁向海外的步伐也越來越快。為了平息國際輿論,日本國會還通過頒佈臨時性的法律為自衛隊協同美軍作戰大開綠燈。民主黨上台後,在與軍事相關的具體問題上更是採取大膽的行動。2011年底,野田政府同意大幅放寬基於“武器出口三原則”的禁運政策,自民黨多年來想做而沒做成的事,終於在民主黨政權得以實現。由此,日本不僅便於參與國際武器研發、採購,也有利於進一步提升日本軍工企業的技術水準。近日,在野的自民黨第二次提出憲法修正案草案,並承認集體自衛權。①所有這些舉措都說明,日本正在不斷超越本國安全利益,追求擴展型、進取型的安全戰略。

  (二)推動駐日美軍基地問題解決。近年來,駐日美軍基地問題成為影響日美同盟關係的主要因素,頗令日本政府頭痛,能否解決駐日美軍基地問題成為檢驗民主黨政權對美外交的一個標識。另外,由於駐日美軍事基地的存在,經常發生美軍士兵滋事、擾民等事件,日美圍繞基地搬遷問題一直沒有實質性進展。近幾屆首相就任後,都要親赴沖繩,向當地政府尋求協助,以化解沖繩縣民對美軍的不滿情緒。2006年,日美就駐日美軍基地搬遷問題達成“日程表”,但幾年過去,實質性進展不大。不僅日美之間圍繞搬遷地點、經費分擔等問題爭論不休,而且日本外交與防務部門之間也有矛盾。防衛省官員多次批評外務省在駐日美軍基地搬遷問題上越權行事。直到2011年11月奧巴馬首次提出新軍事戰略,駐日美軍基地問題才出現轉機。今年2月,日美就駐日美軍基地問題舉行兩輪磋商,並發表聯合聲明,日本對美國海軍陸戰隊調整、轉移可能產生的影響給予高度評價,暫時緩解了各方矛盾。

  (三)對中國的安全認知出現偏差。民主黨上台後,如何確立對華關係定位始終搖擺不定。鳩山內閣以推進東亞共同體為目標,致力於對華友好合作,主張日美對等外交;菅直人內閣則是對鳩山外交理念的修正以及對自民黨外交政策的複歸,堅持對華不妥協;野田內閣成立後,儘管其多次表明中國崛起是機遇,不是威脅,但在安全政策上日本卻大幅向美國傾斜,中國不僅是僅次於朝鮮的安全防範重點,也成為日本制定安全政策的出發點。3月18日,野田在日本防衛大學畢業生典禮上發表講話,先是認為日本安全環境異常嚴峻、複雜,將中國軍力增長及海上活動列為影響日本安全環境的主要因素,接著野田話鋒一轉,稱在此形勢下,自衛隊必須擔任起“保衛國家、保衛國民”的責任。②從野田講話邏輯上看,日本不僅正面臨“中國威脅”,且儼然大敵當前,必須隨時應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