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國游擊隊之母”趙老太太

http://www.CRNTT.com   2012-07-14 10:52:15  


 
下篇:趙侗被打死後,趙老太太倒向了國民黨

  趙老太太人生的第二個轉折點,是兒子趙侗死於八路軍之手。因為這個緣故,在內戰爆發之後,老太太選擇了追隨國民黨政府,最終在六十九歲高齡時被解放軍捕獲並槍斃。

  趙侗的平西游擊隊被共產黨內部消化

  趙老太太去武漢之後,趙侗的平西游擊隊在北平郊外屢次給日軍製造大麻煩的同時,內部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的起因,游擊隊內的中共幹部們有相當多的回憶: 

  “早在“七七”事變前,中共北平地下組織就曾進行部署,要求共產黨員、民先隊員凡有條件參加武裝鬥爭的,都應隨時準備拿起槍來,到農村去開展游擊戰爭。當時,東北大學、東北中學經組織批准參加武裝鬥爭的一些同志,熱情很高,但沒有一支槍、一粒子彈,也沒有軍事鬥爭經驗。他們曾多次派人出城去聯絡抗日的部隊,都沒有成功。當黨組織了解到趙同等組織抗日武裝受挫的情況後,就決定以這支武裝為基礎,在平西建立黨領導下的抗日軍隊。八月初,黨組織派東北中學的共產黨員閻鐵和徐明兩人化裝成賣菜的小販混出西直門,由聯絡員帶領,進入趙侗等領導的游擊隊了解情況。不久,又派在東北軍學兵隊受過軍事訓練的杜伯華、王文、包乾、丁丁(今名冷拙)等進入游擊隊。當黨組織接到閻、徐、杜等的報告後,決定繼續派遣黨員、民先隊員和青年學生參加這個部隊,並派汪之力同志負責這支部隊黨的領導。當時共產黨組織在這支部隊中還是秘密的,只能以東北旅平各界抗日救國聯合會和東北救亡總會的名義,經張希堯介紹和趙同、高鵬接頭,參加部隊工作。汪之力於八月十日同中共北平市委學委派的三名黨員史進前、張如三和尉遲修職一起出德勝門,在西郊冷泉塢見到了趙同和高鵬。趙安排汪之力做宣傳工作。從此,黨的工作在部隊中開始建立起來。”(梁湘漢、趙庚奇,《平西抗日游擊隊歷史略》) 

  趙侗似乎並沒有察覺中共黨員正有計劃地進入自己的游擊隊,趙老太太在後方接受媒體採訪時雖然多次提到學生青年紛紛加入游擊隊,但並無一字提及共產黨。 

  趙侗的這支部隊,在1938年初已基本蛻變為中共的部隊。其具體過程專題限於篇幅不再贅述,簡而言之就是採用了內部消化的模式,正如游擊隊里的中共骨幹王建中所回憶的那樣: 

  “黨的任務是把這支抗日游擊隊組建好,爭取上層,抓住基層。爭取團結上層,由汪之力去做,總隊和大隊的領導,盡量由黨員去擔任,這就抓住了基層。北平地下黨輸送的黨員、民先隊員和青年學生,在這個複雜的才成立的隊伍中,自然成了骨幹,趙同也只得依靠這批人。所以,黨員和青年學生基本上抓住營連兩級,這是最重要的勝利。” 

  共產黨員掌握了軍隊基層幹部之後,整個部隊的去向已經不由趙侗決定。據王建中回憶:“趙同等人主張上太原,找到國民政府和正規軍;黨內堅決反對,要去找八路軍。那時平型關戰役已經打過,消息已傳遍各鄉。繼而偵知八路軍到察南蔚縣,太原已失守。黨的主張得到了勝利。”隨後,進入八路軍的根據地後,趙侗的領導地位也受到了威脅,據王建中回憶: 

  “部隊到阜平之後,學老紅軍的一切制度、政治工作、經濟民主,黨已半公開了。趙同仍以總司令自居,得他一人說了算,實行軍閥統治,引起幹部不滿。黨和他進行了鬥爭。在一次營以上幹部會上,汪之力同志作了系統的發言,舉出部隊進步的實例,指出趙同老擺個總司令架子,處處想著自己是總司令,一個人發號施令,處理問題缺乏商量,舉了一些軍閥主義的例子,指明其思想上就是顧慮總司令的面子,不利當前部隊的進步。……會後,趙同沒有好轉,反而消極對待,情緒不高。黨內決定,罷掉他司令職務。事先黨內作了布置,屆時提趙同辭司令職時,大家都得舉手,結果在一次連以上幹部大會上舉手罷免了趙同的司令職務。事後報告給軍區,聶司令員批評了此事,認為應當爭取團結,幫助他。軍區領導還找趙同談了一次話,才算沒有罷司令之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