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戴笠的忠義救國軍抗日嗎

http://www.CRNTT.com   2012-07-28 09:35:49  


 
  曾擔任蘇浙行動委員會上校人事科長的文強,晚年回憶“蘇浙別動隊”這段壯烈的抗戰歷史時如此說道:

  “這個部隊,除第五支隊布置於南市一帶,負責維持治安、肅清敵諜、守護倉庫等任務外,其餘第一、二、三、四支隊十二個大隊,均按預定計劃,配合正規軍部署於蘇州河沿岸。因敵軍炮火猛烈,雖難於深入敵後,但與正規軍一起同日軍血戰,都視死如歸,前赴後繼。我曾親到前線視察慰問多次,見各大隊堅持奮戰到底,自動去堵擊陣地突破口的敵人,無論如何令其後撤也不聽,雖傷亡慘重,猶戰鬥不止。我在前線親見一支隊長李穰,周身捆上手榴彈,兩手各持一柄德造快慢機手槍,高呼著率領隊員,向敵衝鋒,負重傷仍不下火線。又見朱學範支隊之盛瑜大隊的一位中隊長毛勛,率領一個中隊配合正規軍作戰,接連三晝夜不下火線,全中隊傷亡過半,該中隊指導員朱巨陣亡時,高喊:‘為指導員報仇!’他的呼聲,激勵著戰士個個奮戰揚威,向敵陣衝去,壓倒了敵軍氣焰。毛勛負重傷後,與該中隊幸存的戰士掩蔽在一座便橋下柴堆裡,被敵機發現,慘遭轟炸掃射,死傷累累,毛本人周身著火,胡須頭髮燒光,兩耳震聾,從橋邊一直滾到水裡才得救。他是湖南人,黃埔軍校第六期畢業。抗日戰爭勝利後,我曾在長沙見到他,雖然傷重身殘,但他分享著勝利的喜悅,含笑著對抗日勝利表示深深的祝賀,愛國英雄志士,何止千萬。……上海戰役撤退後,我改調為前方辦事處處長,從南通天生港繞道到蘇州、句容等地,負責收容別動隊撤散的部隊。我派出六個收容小組四出收容,僅得萬人中的兩千人。除少數星散不歸者外,其餘都在戰鬥中犧牲了,他們同心同德抗日救國的精神,永遠不可磨滅。”

  別動隊裡的中共部隊的表現

  蘇浙別動隊第一支隊第三大隊是一支共產黨部隊。這支特殊部隊是怎麼進入蘇浙別動隊的?其在淞滬抗戰中的表現如何?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編纂的《上海抗日救亡史》一書如此記載:

  “國民黨派戴笠到上海……組織蘇浙行動委員會別動縱隊。……由於上海地下黨張執一、陳家康與向鬆坡有統戰聯繫,經過協商,我們黨得到第一支隊第三大隊的番號。第三大隊共500多人,由任達任大隊長。張愛萍傳達中央的指示說:中央估計上海是守不住的,我們現在要利用這個番號,組織武裝。如果上海暫時失敗,可以把這支武裝拉到郊縣,作為上海黨領導的一支農村武裝游擊隊力量。……任達和兩個中隊長見了別動縱隊負責人戴笠,向他提出三點要求:(1)人員編制已配齊,公選我當大隊長,總部不必再安排人進來;(2)要求給養、裝備,武器彈藥的分配上一視同仁,和其他大隊一樣;(3)隊伍沒有受到訓練,沒有作戰經驗,只能打打游擊,不能正面作戰。要求下達作戰命令時考慮到這一點。戴笠當場表示同意。”

  “9月中旬,隊伍開到鬆江莘莊,領取武器,共領到步槍250支,機槍(快慢機)100支,每人領到4顆手榴彈,但不發軍裝,只穿便服,就地訓練。戴笠違反諾言,任命黃埔軍校畢業生任中校大隊長,任達改為少校副大隊長,還派了督導員,文書和庶務長,上述四人都是特務,是來監視控制第三大隊的。10月上旬,第三大隊接到命令,從莘莊趕到華漕鎮接防,要求第一中隊越過磅北橋進入北岸陣地。任務是發現日本軍隊來,就把橋炸掉。第二天中午,第一中隊與日本兵接火,把橋炸了。第三天,日本用橡皮艇強渡,被我部以手榴彈擊退。第一次同敵人正面作戰,雖無經驗,但個個英勇頑強,戰鬥堅持了兩天兩夜,打退了敵人,守住了陣地,直到國民黨軍54師來接防,才奉命撤到青浦翁浜橋整頓。在戰鬥中傷亡100多人。這次同敵人戰鬥使任達等產生了懷疑,別動隊20個大隊,為什麼唯獨第三大隊馬上拉去正面作戰?在翁浜橋整頓期間,第三大隊的中共黨支部書記,向上級提出兩點要求:(1)傷亡100多人要求補充人員。(2)特務陰謀已暴露,迅速將農村關係介紹來,以便採取應變措施。”

  “一星期後,別動隊給第三大隊下達命令:‘南翔到真如以北是日本人陣地,以南是國軍61師,現在你(任達)帶領第三大隊,在今晚12點越過61師防線,向鐵路以北日寇陣地,發動正面襲擊,戰鬥打響後,你們即退回原住地。’任達說:‘正面進攻傷亡必大,是否改由側面或敵後襲擊。’支隊長說:‘不成。命令不能改。’顯然這是一個陰謀,任達強調住地分散,來不及集中,千方百計拖時間。最後國民黨支隊長答應改在拂曉行動,並說:‘你們共產黨對搞襲擊是有辦法的。’這麼大的戰鬥任務,不叫國民黨派來的大隊長指揮,而指名要共產黨任達帶隊,顯然襲擊日寇是假,企圖利用襲擊,把共產黨領導的大隊置於日、蔣炮火夾攻之中消滅是真。任達召集了二、三中隊的分隊長和黨員骨幹開會,大家一致認為這是戴笠的陰謀。要求馬上拉隊伍,提出去打游擊,但四面都是日軍和蔣軍,隊伍拉不出去,最後決定把槍埋藏起來,隊伍就地解散。以分隊為單位,連夜行動,分散到農村,混入難民中,進入租界,找各自的救亡協會、難民所,等待上級黨組織的命令再行集中。……別動隊三大隊的活動全部終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