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輕率的“激情犯罪”恐引發社會“激情洋溢”

http://www.CRNTT.com   2012-09-07 11:07:07  


  中評社北京9月7日訊/“所謂‘激情犯罪’當來自英文裡的crime of passion,美國和法國均有過判例。一般都是律師用於游說陪審團,以獲同情。按照這些國家法律實施情況來看,激情犯罪並不具有普適性,在國內更要嚴格應用範圍。不然的話,在犯罪前面冠以‘激情’二字,恐怕會引發犯罪高峰。”華聲在線近日登載評論員寧新春的文章“輕率的‘激情犯罪’恐引發社會‘激情洋溢’”,詳細內容見後:

  據報道,2012年3月,許澤雷駕車因剮蹭,與行人孫先生發生口角,將對方當場撞亡。近日宣判,許澤雷因故意殺人罪被一中院判處有期徒刑15年。法院認定,許澤雷屬於激情犯罪,積極賠償被害人家屬經濟損失,取得被害人家屬諒解,可以酌情從輕處罰(9月5日《新京報》)。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激情的年代。不單是個人的激情勃發,國家激情一樣澎湃,而個人將愛情裡的激情與事業中的激情,融入到國家爭民主、法治、富強的激情改革之中,就共同書寫出中國發展史上最為壯觀的激情畫卷。感謝時代所賦的激情,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激情的泛濫往往帶來悲情。

  自從藥家鑫案爆出“激情殺人”的說法以來,“激情”在兩性的曖昧以外更增添普羅民眾悲憤之情。此次認定許澤雷為激情犯罪而輕懲,再一次引發了輿論對“激情犯罪”的關注。就在同一天,海南在線報道了離職空姐網售走私化妝品,獲刑11年的案件。這兩個案件,一個天南一個海北,一個殺人一個逃稅,卻因所受懲罰接近而進一步推高了輿論的沸騰。

  從學術研究的角度來看,所謂“激情犯罪”當來自英文裡的crime of passion,美國和法國均有過判例。一般都是律師用於游說陪審團,以獲同情。最為典型的“激情犯罪”通常指的是“情殺”,比如說因三角戀愛而妒忌殺人即為徹頭徹尾的激情犯罪。也就是說,在強烈的愛戀激情,導致當事人喪失了理智無法自控的犯罪,才為國外法律所認可。

  因此,按照這些國家法律實施情況來看,激情犯罪並不具有普適性,在國內更要嚴格應用範圍。不然,正如網友所說,在犯罪前面冠以“激情”二字,恐怕會引發犯罪高峰,強姦犯自然會坦承激情,尤其那些強姦幼女的犯罪分子,到時,只怕搶劫犯、詐騙犯、貪污犯等都會“激情”洋溢。其後果,正如網友推理:海南空姐逃稅何嘗不是一種賺錢的激情呢?

  無以意過多糾結,但是,按照這激情犯罪免死的做法,則藥家鑫案還得斟酌,要說賠償,人也不含糊,要說人也有自首情節,因此,司法若不能公正,無以貫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法理。前有藥家鑫案,今有許澤雷案,社會各界為海南空姐叫冤鳴屈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公眾關注的背後,所隱含的正是對司法公正的擔憂。

  法理上,甚至情理上,理性的公民都能接受激情犯罪,但法律的准繩卻不能迎風晃悠,彈性十足,激情的音符不可因人而異地演奏。就技術層面而言,當然能補充完善對激情犯罪的細則規定,而在量刑上更應嚴格掌控司法人員激情的僭越。政府職能部門尤其是司法部門,作為全民的守夜人,自然需要守夜人恪守職責,在社會管理當中嚴格踐行公平公正。守夜人應有守夜人的激情,但應嚴格遵守激情的邊界。在極為瑣碎的司法實踐中,更應堅持守夜人的職業道德,避免成為“激情”的奴隸。

  當前社會存在諸多問題,每一個被火爆圍觀的問題背後其實都是民意的焦慮,諸如“躲貓貓”會致死,臨時性強姦,自主性墜亡,激情犯罪等,無不加劇社會的焦灼感,危及社會和諧。政府管理部門應迅速回應民眾的呼聲,化解這種集體焦灼感,重新構建民眾對法律公正的信仰,點燃民眾對公民社會的激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