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周其仁:香港暗稅舉世無雙

http://www.CRNTT.com   2012-09-28 09:12:31  


 
  “不料政府當‘地主’,也可以別出心裁。為了獲得更多一點財政收入,香港政府特意控制土地的供應數量,旨在‘少批多得’。香港政府常常‘規劃’出一塊土地,因為市場競價‘不理想’而收回,待來日再批。看到被當地人稱為‘石屎森林’的摩天大樓自天而降,你可不要以為香港的土地資源已經耗盡。事實上,港九島上未開發的土地還有70%強!

  “如此一來,我們東方之珠的地價就在全球稱王。是的,香港的稅法簡明而所得稅率很低,連弗裡德曼都說過值得美國學習。但是,香港政府通過土地批租而征得的‘暗稅’,在資本主義經濟裡舉世無雙。香港要不是具有區域性的市場經濟制度(特別是金融制度)的競爭優勢,那樣天價的土地市場無論如何是撐不住的。”

  十年來,除了地價房價蒸蒸日上,香港經濟究竟還有多大的看頭?數來數去,還是那幾位老輩地產商在那裡引領潮流,但見前浪、不見後浪。製造業早就移師內地去了,本地的“數碼革命”,出不來蘋果也出不來三星,最後能熟門熟路造就的,還是一座座地產之“城”。

  香港土地模式席捲大陸,“土地財政”外加“土地金融”,威不可擋。但是花團錦簇的繁榮之下,也露出事情還有另外的一面。公有土地在政府主導下批租籌資,既然“兩地一制”,那麼經濟邏輯也一致,引發的後果也相似。所幸大陸比香港大了好幾千倍,港式土地方面的病灶由沿海轉到內地,“發作時間”看來比較漫長。不幸之處也有的:國家幅員遼闊,多級政府體系龐大,法制又薄弱,巨大的土地利益包圍政權、腐蝕官員,防不勝防。君不見,十年來幾乎所有的腐敗大案,皆與土地有關?為反腐防腐,土地管制要搞到叠床架屋,土地政策更是變化多端,這在“原產地”香港,反倒不多見。

  2012年09月27日07:10 來源:中國企業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