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幣何以形成“外升內貶”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12-10-07 09:01:40  


當下需要關注人民幣貨幣發行機制和匯率制度,政策的應對反過來可能會影響人民幣匯率走勢。
  中評社北京10月7日訊/受到全球製造業泡沫破裂,美國製造業回流等實際因素的影響,作為承接全球化低端製造業的國家,中國的工業化和人口結構都處於比較不利階段,未來兩三年內,人民幣實際匯率貶值壓力巨大。上海證券報發表經濟學博士陳光磊文章認為,未來人民幣匯率可能持續貶值,才能達到一個比較穩定的均衡匯率水平。這個調整過程的特點是,人民幣對外貶值,同時對內升值,即名義匯率進入下降通道,而同時國內出現通貨緊縮。這種局面正好與過去幾年的情形形成鮮明的對立。
此外,美聯儲啟動了第三輪數量寬鬆(QE3)方案,QE3短期內將對全球風險資產的波動產生重大影響。但由於中國經濟結構性放緩貨幣發行機制的問題,美聯儲的QE3對中國流動性溢出已大大降低。所以,QE3不能改變人民幣貶值趨勢。

  中國作為追趕型經濟體,經濟狀況處於不斷變動的宏觀環境中,尤其在貿易限制、利率非市場化、資本流動與匯率形成機制幹預方面難以滿足一些匯率決定理論的前提。因此,現在需要仔細梳理多種匯率決定理論,結合數據加以校驗,會有助於更清楚地認識匯率決定的過程,並篩選出適用於人民幣匯率分析的框架,從而對匯率走勢做出中長期的判斷。

  文章分析,當前影響人民幣“外升內貶”的實際因素,主要有三點:

  首先,美國製造業回流,全球產業鏈處在再平衡的過程中。美國製造業回流難以避免,這也代表全球化方向的逆轉,未來中國製造業的成本優勢將大大削弱。近幾年來,中美製造業工人之間的工資差距持續縮小,考慮到未來的經濟增長前景,工資差距將會進一步縮小。2011年至2015年,假如中美雙方的工資漲幅仍參照2005年至2010年的幅度,屆時雙方的工資比值將進一步縮小為9:1.2010年,美國製造業工人勞動生產率大約是中國的3.7倍,

  假設勞動力成本占製造業總成本的比例從30%下降到20%,那麼中國製造相對於美國製造的成本優勢將從2000年的25%下降到2015年的11%,尚不能彌補運輸和貿易成本。

  其次,截至2011年底,中國對外淨資產達到1.78萬億美元 ,其中政府部門的外匯儲備3.2 萬億,非政府部門對外淨負債1.5 萬億美元。中國對外資產絕大部分集中在貨幣當局和金融機構,分別占70%和11%,其他部門只占19%。而中國對外負債絕大多數集中在其他部門,占75%,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分別只占3%和22%。儘管國家整體上對外淨資產,民間部門還是對外淨負債。在民間部門對外淨負債的現有格局,以及國內金融市場發展現階段和當前國際貨幣體系下,人民幣作為一種新興市場貨幣,仍是風險資產而非避險貨幣,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不會是單邊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