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處理好五方面關係應對匯率戰爭

http://www.CRNTT.com   2012-10-10 08:20:00  


  中評社北京10月10日訊/隨著美國在當地時間9月13日推出QE3之後,日本央行又於9月19日宣布擴大資產購買規模,英國央行也表達出要推出寬鬆的貨幣政策的意思。另外,歐洲央行在9月初已宣布計劃不限量購買成員國主權債以遏制歐元區危機,印度央行和澳大利亞央行等多家央行也透露出將有進一步寬鬆的貨幣政策傾向。各國央行似乎都在為貨幣寬鬆磨刀霍霍,一場匯率戰一觸即發。實際上,匯率戰的背後往往是貿易保護主義和金融單邊主義。

  中國經濟網刊登金融學博士郭衛東文章表示,目前在人民幣匯率一攬子貨幣中,美元具有絕對的優勢權重,QE3的推出,無疑會使得美元面臨下跌壓力,中國的貿易順差可能會擴大。面對這種情況,中國當前最主要的是要處理好人民幣與美元匯率的關係。具體說來,要做好以下幾條:

  第一,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人民幣國際化可有效控制中國外匯儲備增長、降低匯率風險和提高中國金融機構的市場效率。因此,當前應加快完善人民幣在國際貿易、投融資市場上的循環流通機制,妥善處理好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和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不匹配、不協調的問題,擴大人民幣的國際化使用程度。同時,要加強國內金融改革,大力發展金融體系和實體經濟部門的改革。但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控制好人民幣國際化的節奏和進程,保持資本安全監管不放鬆。

  第二,加強戰略性能源和原材料可靠的供給來源。

  中國政府自2005年開始在沿海地區建造石油儲備設施,從2006年開始進口政府石油儲備。這種做法具有雙重利益:一是減少了經常項目順差,減輕了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二是獲得了中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石油資源。當前,中國現有石油儲備的數量仍達不到要求,因此還需要補充到合適的水平。除了建立石油儲備以外,中國政府還需要考慮建立別的戰略原材料的儲備。與此同時,還要繼續鼓勵中國的企業收購外國自然資源產業的股權,以保證中國長期的自然資源的供給。這種做法的意義與建立自然資源儲備的意義是相似的,不同的地方是前者將自然資源儲備在國外,後者則將自然資源儲備在國內。

  第三,盡快構建新的金融市場

  美元之所以能夠成為居於主導地位的貿易計價和工具貨幣主要是依托於其國內發達的金融市場、健全的基礎設施、多樣化的金融產品。而目前中國金融市場落後,相對於國際競爭中資產定價權爭奪的現狀,中國商品期貨市場的整體規模明顯偏小、結構失衡問題較為突出、品種結構簡單、品種創新相對不足;中國境內的外匯市場處於產品種類不足、市場參與限制尚多、市場深度不夠,特別是場內交易的人民幣期貨市場缺失,還不能較好滿足實體經濟風險管理的需求。因此,當前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最迫切問題就是應該構建一個與之相適應的金融市場。應加速推進境內人民幣匯率期貨產品的開發和上市進程,加快完善人民幣產品市場結構,力爭控制人民幣匯率產品定價的主動權。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