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羅姆尼何以敗選?

http://www.CRNTT.com   2012-11-09 10:25:37  


 
  再來是他挑上國會議員瑞安做為競選搭檔,而非對俄亥俄州選情有利的“安全牌”聯邦參議員波特曼(Rob Portman),使他更進一步陷入苦戰。

  總統大選辯論也是羅姆尼的敗筆之一。共和黨只是不斷強調:選民如果對經濟不滿意,“請給我一個機會”。奧巴馬則將大選變成選擇題,不斷詢問誰才是站在選民這邊,包括稅賦公平、為中產階級奮鬥、女權平等、美國人人平等、移民政策等。奧巴馬在最後兩辯積極應戰,羅姆尼則始終不斷選錯邊。

  最後,奧巴馬和新澤西州州長克裡斯蒂的“救災夥伴關係”,演繹出這次大選的“10月驚奇”。

  有利的經濟數據“來得太是時候”

  1、美新就業數據增加奧巴馬勝算

  美國10月份就業報告可能會對奧巴馬選戰造勢的最後一搏有所幫助,但或許更重要的是,這份報告讓其共和黨對手羅姆尼失去了一個批評他沒能扭轉經濟頽勢的機會。

  上個月,美國新增就業人口17.1萬人,大大超出分析人士預計的12.5萬人。

  受找工作人數增加導致勞動力供應增多的影響,失業率小幅上漲0.1個百分點至7.9%。

  美國勞工部2日公布的就業報告與上個月令人意外的數字相比稍顯低調。上月的就業報告稱9月份失業率從前一個月的8.1%下降到7.8%,為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白宮表示,10月份就業人數的增加說明經濟正在改善。它還強調了在本月6日再次選舉奧巴馬擔任總統的必要性。

  2、奧巴馬躲過就業“定時炸彈”

  報告讓奧巴馬鬆一口氣,有望鞏固他在“戰場州”的民意調查領先優勢。

  這位民主黨籍總統2日在俄亥俄州參加競選活動時說,數據表明,自己過去4年推行的政策讓美國經濟走上復甦之路。他警告,羅姆尼如果入主白宮,會帶回那些讓國家承受經濟衰退的政策,重蹈覆轍。

  誰在經濟治理上能說服選民誰的贏面將更大

  回顧2008年,美國受到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衝擊,小布什執政時期發動的阿富汗、伊拉克兩場戰爭,更大損美國元氣,使其內政外交均陷入低谷。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奧巴馬以其年輕俊朗的形象、出色的辯才和政治雄心,迎合了一大批年輕選民的求變心態,並順利擊垮對手問鼎總統寶座。如今四年過去,奧巴馬的努力雖使美國的整體實力爬出低谷,但經濟復甦的步伐仍較緩慢,因而引發選民不滿。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吳心伯概括道:“如果說2008年,美國民眾認為國家的發展方向出現了問題,那麼2012年,民眾大體認可這種方向,但抱怨提振速度太慢。所以奧巴馬以‘前進’取代‘變革’。”

  這一社會心理從兩次大選的議題上也能反映出來——2008年,無論輿論所向還是大選辯題,既側重經濟治理,也關注安全領域;而隨著阿、伊兩場戰爭進入收尾,以及包括本 拉登在內的多名“基地”頭目被擊斃,今年大選選題已全然轉向經濟領域。三場大選辯論中,只有第三場涉及外交政策,且兩位候選人實質分歧不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