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羅姆尼何以敗選?

http://www.CRNTT.com   2012-11-09 10:25:37  


 
  主流媒體與名人支持

  1、美國主要大報紛紛“政治站隊”

  10月25日是美國報紙的“政治站隊日”,眾多報紙紛紛以發表社論的方式表明自己支持哪位總統候選人。《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以及《紐約時報》等大報,力挺奧巴馬。《華盛頓郵報》的社論是:“支持再給奧巴馬總統4年。” 美國《時代周刊》則支持羅姆尼。

  10月24日,美國68名科學領域的諾貝爾獎得主,聯名發表公開信,表示支持奧巴馬當選。一些美國著名運動員和好萊塢明星也紛紛參入到支持奧巴馬的行列中來。

  2、美國三大主流報紙表態支持奧巴馬

  隨著美國11月6日總統大選日益臨近,美國各大主流媒體紛紛表態,表明各自立場。其中,《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洛杉磯時報》三大主流報紙都表態支持奧巴馬連任。

  10月27日,《紐約時報》發表社論,表示支持現任總統奧巴馬在大選中成功連任。該報之所以支持奧巴馬,是因為奧巴馬實現了1965年以來最大規模的醫保制度改革;防止美國進入第二次經濟大衰退;結束伊拉克戰爭。社論稱,奧巴馬及其政府堅決打擊基地組織頭目,並擊斃最高頭目本?拉登。他還結束了伊拉克戰爭,而羅姆尼卻說要將數千名美軍士兵留在伊拉克。

  《華盛頓郵報》10月25日以社論的形式將總統選舉的“一票”投給了奧巴馬。該報稱,2012年總統競選大多沉湎於過去,但關鍵問題是未來4年誰能更好領導這個國家。與羅姆尼相比,奧巴馬是更好的領航員。該報認為,羅姆尼有如墻頭草,辯論場上由外交鷹派變身鴿派,過去支持女性墮胎,如今把生命權掛在嘴邊,另外在同性戀權益、槍枝管制、氣候變遷、健保和移民等議題上搖擺不定。唯一不變的是他對最高權力的渴望。羅姆尼承諾減稅,聯邦預算未來將出現更大漏洞,加速經濟不平等趨勢,雖然他說可以避免各種弊端,但拒絕提出具體建議。雖然奧巴馬第2任期無法避免與國會惡鬥,但羅姆尼上台也不會成功,綜合各項因素,奧巴馬是較好的選擇。

  相比之下,《洛杉磯時報》更是有左派傾向的報紙,向來支持奧巴馬政府的政策,早已表態支持奧巴馬連任。而保守和右傾媒體則更多渲染“過去4年是災難,未來4年有危機”,反對奧巴馬連任。《福克斯 新聞網》、《紐約郵報》以及《華盛頓時報》都支持羅姆尼當選。其中福克斯新聞網近幾月一直渲染奧巴馬連任後美國將面臨的“危機”,比如“兩黨內戰說”和“美國或世界經濟崩潰說”等。

  3、暫擱恩怨,克林頓為奧巴馬“站台”

  當地時間5日,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舉行的民主黨大會上發表演說,為奧巴馬競選連任“助陣”。

  前一天,拉丁裔的聖安東尼奧市長朱利安 卡斯特羅和“第一夫人”米歇爾相繼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他們分別代表了奧巴馬所擁有的兩大“票倉”——拉丁裔和女性。如果說朱利安和米歇爾的演講是“以情動人”來描繪奧巴馬的個人魅力,那麼克林頓的任務則是“以理服人”,證明奧巴馬的政策是正確的。

  救災表現為奧巴馬加分

  1、緊綳選戰添變量"桑迪"變奧巴馬"及時雨"

  一場飓風吹散美國兩位總統候選人在倒數一周的競選部署,令原本緊綳的選戰再添變量。面對大災,奧巴馬反應迅速,盡顯總統風範,與前總統小布什應對飓風“卡特裡娜”時的表現恰成對比。飓風“桑迪”對奧巴馬來說似是一場“及時雨”,是他最後關頭拋離對手的絕佳時機。

  2005年“卡特裡娜”路易斯安那州當天,小布什正值休假,不但未實時返白宮指揮救災,更要到兩日後才乘“空軍一號”到重災區新奧爾良上空巡視一圈,敷衍交差,一時間引來惡評如潮。

  奧巴馬此番自然緊記勿重蹈布什覆轍,實時暫停一切競選活動,專心指揮救災,反應之快令外界對他贊譽有加。

  雖然奧巴馬中止拉票,並不代表他沒好好利用自己的優勢。借媒體集中報道風災之利,總統等於擁有無限曝光率,種種正面輿論更無形中成為他的免費競選廣告,一招“以退為進”令羅姆尼自愧不如。

  2、天災給帶來奧巴馬無限曝光機會

  奧巴馬雖然沒有出現在競選集會上,但作為救災總指揮官,他一直都站在鏡頭前面。昨天,他到距離白宮不遠的紅十字會總部,向受災人民談話,給救災人員打氣。奧巴馬告訴他們:“這是數百萬人面對的艱難時期,……但美國人民是堅強的。”奧巴馬展現他作為國家元首的魄力,他告訴聯邦救災官員:“別研究為何事情辦不好,我要你研究如何做點事情。”

  賓夕法尼亞州大學公共政策中心主任賈米森說,天災給現任總統無限的曝光機會,發表民眾希望和需要聽到的心聲,藉以強調“我是總統”。

  奧巴馬指揮救災的表現,預料會提升其支持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