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從兩岸電文馳往看國共黨際交流新路

http://www.CRNTT.com   2012-11-16 09:46:43  


 
  而從習近平昨日在與中外記者會面的談話中,多次使用“人民”一詞,比“黨”還要多得多,這既是強調“權為民所授”,又是強調“以人為本”來看,習近平的對台政策,可能會有更多的人本主義,關顧台灣人民的福祉,因而將會充滿人性。但正因為如此,就將更為凸顯兩岸軍事對峙的嚴峻性,及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必要性及急切性。因此,將會在胡錦濤“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基礎上,對台灣人民將會更為友善,“九二共識紅利”即將持續下去,甚至不排除對與民進黨的交往採取更為靈活的做法;但對推動兩岸政治對話,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將會更為堅定。而且,在策略和措施上還將會有更具開拓性的做法,對馬政府和民進黨都將形成一種難以“可操之於我”的緊迫壓力。

  民進黨由於受到不承認“九二共識”之困,並不急於與中共進行黨際交流,但對中共“十八大”產生新的領導機構卻又是十分在意。為此,民進黨中央搞了兩個動作,其一是蘇貞昌將提案,設立中國事務委員會,其二是黨中央對中共“十八大”發表聲明。而從民進黨的這一表態性的聲明稿看,是民進黨歷年來對中共態度最為溫和、最為友善的一次,所使用的詞句都是正面的,擺明瞭“不想撩架打”的姿態,因而並沒有關上與中國接觸交流的大門。

  反而是因為失去政治舞台而深恐被邊緣化的蔡英文,在她所發表的聲明中,其友善度就差得多了,而且還在“數落”中共的不是。這種態度,與蘇貞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