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对十八大报告“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解读

http://www.CRNTT.com   2012-11-16 09:47:47  


  中評社北京11月16日訊/ 2012年11月14日,中共十八大在北京闭幕,而刚刚卸任的前总书记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的许多提法,颇值得细细解读,其中对当前中国所处的国际国內形势的表述“综观国际国內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便是其中之一。学者陈积敏今天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撰文《对十八大报告“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解读》,详论如下:
  
  胡锦涛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一方面是为了回应当前中国国內部分人士对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否存在的疑问。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国內形势与国际地位经历了多种考验:

  其一,从国內形势来看,中国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了坚毅果敢的一面,中国经济逆势上扬,成为提振全球经济复兴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和矛盾也暴露出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再是一种愿景,而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知易行难,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性工程,牵涉到产业结构、财政体制、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在外需不振,內需不足的境遇下,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明显增大,这使得一部分人对于中国在今后数年中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生了怀疑。

  其二,从国际形势分析,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负责任的国家行为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但同时也给世界各国产生了“中国已经不再是发展中国家”的意象,一时间“中国责任论”甚嚣尘上,这给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最为复杂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与此同时,奥巴马政府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推出了所谓的“亚洲再平衡”战略,即将美国的战略重心转移到亚洲地区,为实践“21世纪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而谋篇布局。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与中国存在领土、领海争端的周边国家也蠢蠢欲动。为了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对于这种侵犯行为,中国做出了有力、有理、有节的回应,但这种合理、合法之举被部分国家解读为中国是在向世界“展示肌肉”,进一步令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张,从而对中国外交构成了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之下,中国似乎一夜之间成为了麻烦不断、问题缠身的“孤独的超级大国”。因而,不少人认为,中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前结束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