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李稻葵:展望十八大後的中國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2-11-17 09:50:52  


清華大學教授、經濟學家 李稻葵(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訊/學者李稻葵今天撰文“展望十八大後的中國經濟”指出,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可以通過進一步改革,理順政府和經濟的關係,建立基本的社會福利制度,推進司法、公共財政、金融系統改革,並通過積極運作破除西方國家的夾擊。一系列努力之下,中國經濟可望在未來十年創出前低後高的發展格局。

  未來十年,對於中國現代化進程至關重要。面對艱巨任務的中國新一代領導人,要克服國際國內的種種困難,才能使中國經濟再創本世紀最初十年的輝煌。

  未來三到五年,極其複雜嚴峻的考驗

  各種各樣的信號表明,未來三到五年,中國經濟將面臨重大的風險。這可以從國際和國內兩個方面來分析。

  從國際形勢來看,歐債危機的影響遠沒有消除,其徹底解決還有賴相當的時間和努力,中間也必然會出現一些波折。比較樂觀的估計是,在未來兩年之內,歐洲能找出一個基本解決框架,逐步化解危機。

  比歐債危機更加嚴重且尚未完全爆發的危機,是美國經濟、金融的進一步動蕩。美國的財政問題遠比歐洲嚴重,其基本財政赤字占GDP的7%以上,包括醫療保險、退休養老等聯邦政府債務占GDP的100%,人均負債水平達到10萬美元之多。這一系列困難不可能簡單通過貨幣政策的量化寬鬆來應付過去,根本性地削減福利性開支、增加財政稅收的改革措施是不可能避免的。雖然改革是讓美國經濟走出泥潭的必由之路,但問題是,美國的危機遠遠沒有全面爆發,避免危機的改革迄今還完全沒有啟動。可以預見,在美國新總統上台之後,這種改革的壓力會與日俱增。在美國國內的政局不斷拖累改革進程,而歐洲逐步走出歐債危機陰影、步入改革道路之時,全球金融界的焦點將重聚美國。最讓人擔心的是,經不起推敲的美國公共財政數據,會令資本市場產生新一輪的動蕩,美債危機、美元危機將會衝擊整個世界。

  除了來自經濟方面的衝擊之外,影響中國未來三到五年發展的另一個重大國際因素,就是國際社會對中國越來越抱持懷疑態度。這種懷疑態度主要體現為對中國的發展不看好,出現了各種各樣唱衰中國的聲音。其另一個表現,就是美國的國際戰略越來越傾向於通過各種渠道限制中國的發展。所謂美國的戰略重心轉向亞洲,說穿了就是壓迫中國的國際運作空間。這種國際環境將使2012年比之於十年前領導人換屆之時更為明顯惡化。惡化的國際環境,會極大地干擾中國戰略決策者的注意力,也會為中國的對外投資、國際貿易等發展製造出種種羈絆。對於新一代領導人來講,這種惡化的國際環境毫無疑問是一個重大挑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