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更應重視客家族群

http://www.CRNTT.com   2012-11-21 09:22:30  


 
  實際上,客家人是台灣地區的“四大族群”之一。—— 按照到台灣的先後來分,台灣二千三百多萬人口,大致可以分為四大族群:一是屬於南島語系的台灣人,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台灣原住民族;二是屬於閩南語系的台灣人(閩南人),約佔台灣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三是客家語系的台灣人,稱為台灣客家人,或客家台灣人;四是屬於外省語系的台灣人,也就是一九四九年前後隨國民黨到台灣的大陸人及其後裔,有時也稱新台灣人或新住民。近年,隨著原大陸或東南亞居民與台灣居民結婚而移居台灣的人口及其子女漸多,因而也有學者將這部分新移民及其子女列為台灣地區的第五大族群。 

  以人口數量來看,客家族群是台灣第二大族群,現在約有客家人口四百六十萬人,約佔台灣人口的五分之一。台灣的客家人屬於弱勢族群,但客家人在有些方面也很強勢,比如在文化敎育界,客家人很多,學術界也有不少學者是客家人。 

  台灣客家人主要是源自大陸廣東的東部和福建的西部或西南部。台灣客家人主要分佈在北部的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中部的台中縣、南投縣,南部的六堆客家地區(高雄縣、屏東縣),以及東部的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另外,不是以客家人為主的都會區也有許多客家人。其中北部四縣市的客家人,均佔當地總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其中新竹縣和苗栗縣更是佔當地總人口的六成以上。

  人們常說的“本省人”,主要是指閩南人與客家人。來自大陸的移民在台灣開拓初期,形成了以出身地別的集團,而分居各地。以福建省南部的泉州人和漳州人、廣東省北部的客家人為主,泉州人與漳州人在語言上同屬一種語言,即被稱為“台語”的“閩南語”或“福佬語”,和客家語無法溝通,為了爭奪土地和水利資源而爆發糾紛,因而通常以出身地別集團作為彼此間的界線。在過去,清朝為了統治的方便,曾利於兩者之間的矛盾,使彼此間的界線更為明顯。福佬人與客家人之間的人口比例,約為五比一。

  福佬人的血統一般認為是南下的中原人與南中國土著屬於“古蒙古人種”的獠、猺、苗、越等族通婚混血而成,但也有說是屬於古代“百越民族”,而非由中原南下的“漢族”。因而在表在身材上,矮小的福佬人與魁偉的北方人,一看便可識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