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辜勝阻:均衡城鎮化要兩條腿走路

http://www.CRNTT.com   2012-12-08 10:21:28  


經濟學家辜勝阻表示,城鎮化只有均衡,才能健康可持續。
  中評社北京12月8日訊/城鎮化是支持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大潛在內需和持久增長動力。推進城鎮化的關鍵是要解決兩大問題,一是人往哪兒去?二是錢從哪兒來?健康的城鎮化,要兩條腿走路:在發展大城市群推進城市化的同時,做大縣城發展農村城鎮化,實現城鎮化均衡發展。

  經濟參考報發表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經濟學家辜勝阻文章表示,城鎮化只有均衡,才能健康可持續。十八大報告提出了以“四化同步”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觀點,即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村現代化同步發展。城鎮化這件好事要辦好,實現“四化同步”,要做好“五防”。

  一是防城鎮化“拉美式陷阱”,避免脫離產業基礎的“過度城鎮化”。2000年,巴西的城鎮化率就已經超過了80%,但是過度的城鎮化也帶了很多問題,里約貧民窟里居住的人口超過200萬人。中國在城鎮化的進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城鎮化與產業發展脫節的現象。還有一些地方出現了“農民被上樓”的運動。無數的農民正在“被住進”集中建設的樓房,農民的生活方式城鎮化了,但農民的生產方式卻沒有城鎮化;農民上樓了,但農民的雞、狗、羊等卻不能上樓。農民沒錢交衛生費、物業費等。這些都是城鎮化嚴重失衡的表現。

  二是防城鎮化快而不優,避免“有速度無質量”的城鎮化。近來有地方片面理解城鎮化,採取行政手段,最大限度地促使農民“上樓”,征用農地,使得人口快速城鎮化、土地高速非農化。這種對待農村城鎮化“大幹快上”的做法,缺乏冷靜思考、科學抉擇和合理規劃,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很可能欲速而不達。何為新型城鎮化?新型城鎮化不應是鋼筋混凝土的簡單堆砌,而應是農民市民化的轉型;不應是城鄉二元結構的割裂,而應是城市生活方式向農村的推進;不應是工業化被動牽引下的人口“候鳥式”的遷移,而應是家庭式移民和農民工回歸推動工業產業布局的重構;不應是以環境污染為代價,而應是打造綠色生態和智能科技的新宜居城市。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