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匯儲備打開風險渠道後怎麼辦?

http://www.CRNTT.com   2013-01-18 08:59:47  


 
  文章稱,外匯儲備的神秘運用方式一般不為人所知,但在公共信息渠道來看,外匯儲備的特殊性,決定了它必須高度重視風險,它尋求增值的操作方式都應該是低風險的。然而,委托貸款業務模式的出現,展現了不同以往的外儲運用方式。將外匯儲備直接用於企業貸款,而且風險主要由外儲來承擔(國家開發銀行只是一個沒什麼風險的交易撮合者),這一下子就把外匯儲備推向了風險一線。

  雖然有一些學者出來為此唱好,如有國有銀行的專家稱,中國企業“走出去”普遍都十分謹慎,投資的項目多以技術、能源等急需的項目為主,只要運用外匯儲備貸款的數目不超過一定比例,風險控制就不成問題。在安邦全球風險研究團隊看來,這位專家對“走出去”的風險基本不了解,他似乎不知道,中國國企的海外投資,大部分都是虧損的;近幾年,中企業“走出去”投資能源和礦產,正出現越來越多的風險案例。如果中國的外儲資產以貸款形式“走出去”,如何防範風險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文章指出,並非反對外匯儲備資產以保值增值為目標的運用,但需要提醒的是,當外匯儲備這種特殊資產(對央行來說以靠發鈔換來的負債)打通與較高風險的企業貸款的通道之時,外管局實際上比普通的商業銀行更缺少控制風險的辦法與經驗。因此,對外管局而言,如何控制資金運用中的風險,這是當務之急!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