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韓流為何能重來

http://www.CRNTT.com   2013-03-05 14:03:46  


 
  答案是韓國。

  韓國產品進入了日本。從日用品開始,包括服裝、皮具、化妝品等在內的韓國產品在日本大行其道。這些產品價格低廉,但製作非常精美。筆者當時在日本買到這些精美的韓國產品時,開始還誤以為是日本產品,但又狐疑,為什麼價格這麼便宜?一看,哦,是韓國的,很吃驚。

  這種價格的差異,體現了韓國與日本產品競爭時的弱勢地位。韓國產品為什麼賣不了那麼高的價格?原因是當年的韓國國際品牌還不多,價格無法升上去。然而,這些韓國產品做得非常精細,包括韓國的蔬菜、面點之類的東西,均以非常細致的包裝、很好的質量進入了日本市場。

  從那個時候起,筆者就非常強烈地感受到韓國正把日本作為一個要競爭的非常重要的參照對象,正向日本學習,包括學習日本人的精細精神,學習日本人在產品競爭過程中的創新精神,即做新產品,然後低價位進入。低價位進入市場,需要一種很堅韌的精神。

  再回頭來看韓國產品進入中國的時候,現代汽車、包括現在的三星這樣大型企業的崛起,也都體現了一種低價位、精細化、創新化的勢頭。

  不過,這種經濟上的崛起,當時在國際上還沒有強有力地樹立起韓國人的形象,甚至還沒有形成韓國是一個大國的概念。但是,這種情況慢慢開始發生變化。

  現在的韓國,給外界一個什麼樣的印象

  “韓國人”開始在世界上、在我們腦海裡加強了“印象力”的時候,不少人認為是從《大長今》的時候開始。筆者對此並不認同。

  韓國“印象力”還有一種文化上的典型,一種很成功的運作,而且是從人文形象創意塑造入手,並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世界性的成就。標誌性的成果之一是誰?是潘基文!

  潘基文作為聯合國的秘書長,這個信號說明什麼?說明世界對一個韓國人的認可,以潘基文為代表的韓國民族的一種高度認可!然後再聯繫到《大長今》中的形象,再聯繫到金喜善,這些都讓人感覺到,韓國經過這麼多年的對外形象傳播,至少在韓國人的人文形象塑造上,做得比較成功。

  現在的韓國,給外界一個什麼樣的印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