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鄧文迪成功學”是一種毒藥

http://www.CRNTT.com   2013-06-24 14:48:23  


 
  成功學與革命意識形態、與二元對立的鬥爭哲學具有高度的同構性、親緣性。激進的鬥爭哲學認為人只有兩種,進步階級與落後階級,或者是先進種族與劣等種族。這兩者之間尖銳對立,沒有中間地帶,無法妥協。所謂中立者,最後必然是要麼倒向前者,要麼倒向後者。追求先進,成為最徹底的先進分子,就是你人生的意義,落後的階級與種族,就只有像猶太人一樣被消滅掉了。這樣的人生哲學緊張、嚴肅,乃至嚴酷。

  而成功學認為,人只有兩種,要麼是成功者,要麼是失敗者,也沒有中間地帶。不成功你的存在就毫無意義,甚至犯了“不成功罪”。而所謂成功,就是升職、賺大錢,包括釣到金龜婿、找到送你瑪莎拉蒂的“幹爹”。在這裡,“成功”,有錢有勢,成為衡量你人生價值的唯一標準,其他一切或者是達到成功的工具,或者是阻礙成功的絆腳石。所以,你還等什麼,起來戰鬥吧!丟掉一切婦人之仁,別把規則、戒律、面子當回事,那都是弱者的擋箭牌,你要野心十足,能厚能黑,殺伐果斷,不遺餘力,以文迪為榜樣,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當代中國,價值觀扭曲、道德失範與市場經濟相結合,與社會不公、貧富分化、房地產經濟相結合,這樣的成功學的世界觀來勢是多麼凶猛!

成功學是一種什麼樣的毒藥?

  在這樣的世界觀下,中國女性的形象變遷十分驚人。有一個故事,講一位美國的女漢學家懷著對中國文化的無比熱愛,攜丈夫來到中國,可是沒過多久她就決定提前回國:“幾乎每天都有很多中國女人圍著 我丈夫轉,有些人甚至當著我的面也毫不掩飾。為了保護我的婚姻,我覺得回美國是最好的選擇。”

  這位女漢學家顯然要比切瑞太太聰明。他不解的是,中國女性的表現與他在美國讀上世紀80年代中國小說所獲得的印象大相徑庭,那些小說講的都是中國女孩如何忠貞不渝,和戀人不小心懷孕就會投江自盡。像賽珍珠當年向西方世界傳達的中國女性形象就是飽經磨難,溫婉堅韌,只求奉獻,恪守婦德……

  如今,俱往矣,有報道說,很多老外對中國女孩的印象就是:世界上最開放、最大膽、別有用心、頭腦簡單、知識貧乏、功利的容易女孩(Easygirl)。

  文學作品中的中國女性形象可能並不準確,中國女性也無須活得像外國人期待的那樣。然而,植根於近代鬥爭哲學傳統的成功學思維,對中國女孩乃至對所有中國人的影響是惡劣的,不利於個人幸福的實現,也不利於社會的穩定和諧。

  成功學思維體系簡陋、粗暴,排斥多元價值,它用許多神話對學員進行高強度的勵志操練,無限地抬高學員的胃口,比如“會自己賺錢的女人早就不是稀罕物,可是女人要怎麼才能腰纏萬貫,可以達到鬧脾氣就打飛機去馬爾代夫散心的境界呢?”這個境界看來非得接近鄧文迪的檔次才差不多。接下來,它宣稱只要臉皮厚,內心像男人一樣,具有宗教般的狂熱意志,就必定會成功。

  這實在是不負責任的謊言,像鄧文迪這樣有錢有勢的女人,全人類算起來也找不到幾個。而且,即使你比鄧文迪剽悍十倍,也不見得能獲得那樣的成功。因為,成功,尤其是巨大的成功,還需要一樣關鍵要素,“運氣”,而這一點命運之神只會賦予極少數人。所以,唐駿的成功難以複制,鄧文迪的成功更難以複制。

  也就是說,接受成功學操練的人,絕大部分是不會“成功”的。而這些人的精神世界又被“成功學化”了,他們被納入這樣一個非此即彼的一元化價值體系中,心裡沒有接受“不成功”的餘地,這對他們的人生將造成很大的傷害,他們很可能長期心態壓抑、扭曲,喪失追求平凡的幸福的能力。

  而實際上,人生的價值、幸福之實現,絕非只有獲取大名大利之一途。如羅素所說,“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人的個性、自由也只有在參差多態的社會生活中才能實現,在價值多元化的社會中才能實現。認識到個性、自由、參差多態對個人幸福的重要性,是近現代人類文明的重大進步。這些東西,成功學不懂,鬥爭哲學也不懂,它們只知道通過占有、攫取來證明自己。而小小的地球,又有多少資源,能滿足這無止境的攫取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