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魯哈尼上台將增加中國在中東的活動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13-07-01 11:02:02  


 
  溫和派勝出為民心所向

  魯哈尼曾任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在哈塔米任總統期間擔任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曾與英、法、德三國就暫停鈾濃縮達成協議。此外,魯哈尼還擔任專家會議成員,而伊朗最高領袖正是由專家會議選舉產生。

  在伊朗政教合一的政治體系中,精神領袖(也稱“伊朗最高領袖”)是事實上的最高領導人,擁有在宗教和政治領域內的最高權力,其職權包括制定國家大政方針、擔任武裝部隊統帥和宣布戰爭及下達總動員令等。截至目前,只有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創始人霍梅尼和現任精神領袖哈梅內伊擔任過此職。

  也就是說,真正決定伊朗內政外交方針的是其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總統只能對精神領袖確定的大方向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整。哈梅內伊已明確表示不會改變進行核計劃的決心,也不會屈服於西方的制裁,但前任總統內賈德激進做法已經讓伊朗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外有西方國家的步步緊逼,內有不斷發酵的民眾不滿。哈梅內伊顯然需要一個中間人來緩和與西方及國內民眾的矛盾,而主張務實的政治和經濟政策的魯哈尼正是不二人選。由此看來,魯哈尼當選總統也就不足為奇了。

  就在伊朗大選前不久,美國政府宣布對伊朗進行新一輪制裁,主要針對伊朗貨幣裡亞爾和汽車業。美國的制裁的確讓伊朗經濟傷筋動骨。從2012年開始,伊朗原油產量下降70萬桶/天,出口量更是同比下降約50%,約100萬桶/天,致使伊朗損失30億~50億美元,裡亞爾也貶值近一半。制裁導致的經濟下滑讓伊朗民眾的不滿情緒日漸升溫,尤其是主要持有裡亞爾的中產階級對內賈德政府更加不滿。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對改革的期盼讓魯哈尼以壓倒性的優勢勝選。儘管伊朗的外交大權仍掌握在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手中,伊朗也表示不會放棄核計劃,但溫和派的上台將緩解伊朗的外部壓力,並逐步改善國內的經濟失衡。

  與強硬保守派候選人,也曾擔任過伊朗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秘書和首席核談判代表的賈利利的強硬姿態不同,魯哈尼更多採用的是實用主義立場,認為好鬥無益於伊朗人民,並承諾與國際社會建立“建設性互動”,與美國修復關係。

  魯哈尼也許改變不了伊朗的方向,但可以改變氛圍,而這種改變對當下的伊朗、中東和國際石油市場而言,卻也是難能可貴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