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魯哈尼上台將增加中國在中東的活動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13-07-01 11:02:02  


 
  伊朗:

  連接中東和中亞的戰略通道

  伊朗是中東地區最早發現石油和開發石油的國家,油氣儲量豐富,天然氣儲量世界第二,僅次於俄羅斯,更為重要的是,伊朗戰略位置突出,北接中亞里海,南扼霍爾木茲海峽,是連接中東和中亞的戰略性通道。

  伊朗因其曾經輝煌的文明而在中東“特立獨行”,曾在國有化等問題上與阿拉伯人不和。伊朗與西方國家的鬥爭由來已久,其過程非常複雜。1979年前,西方扶持巴列維王朝,隨著巴列維王朝覆滅、美國人質危機的發生,美國和伊朗兩國的關係降至冰點,直至斷交。在1980~1988年的兩伊戰爭中,美國支持伊拉克。1993年,美國克林頓政府推出針對伊朗的制裁政策,1996年出台《伊朗制裁法》。2001~2008年小布什總統時期,美國推動針對伊朗的多邊制裁,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三份針對伊朗的制裁協議。2012年美國和歐盟開始對伊朗實行最嚴厲的制裁措施——石油禁運,美國還禁止外國金融機構與伊朗中央銀行有業務來往。

  美國主導的國際制裁不僅給伊朗的石油貿易帶來了巨大衝擊,還對其上游的對外合作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2010年後,外國石油公司在伊朗的投資呈下降趨勢,許多外國公司撤離。據費氏全球能源資訊公司(FGE)的預測,伊朗2015年的原油產能將降至350萬桶/日,2020年將降至330萬桶/日,如國際制裁影響到伊朗與亞洲國家的石油合同,那麼伊朗的原油產能將在2015年降至300萬桶/日,事實上伊朗去年年底的原油產量已降至270萬桶/天的水平。

  在這一背景下,中國與伊朗的關係非常微妙。中國與伊朗在石油貿易上關係密切,但2012年中國從伊朗進口的原油同比減少了583.7萬噸。

  對中國而言,伊朗的戰略意義十分顯著,但和伊朗的合作在實際操作中又十分棘手,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對伊朗進行的政治孤立和經濟制裁,以及其他中東國家對伊朗的猜忌,甚至是仇視。伊朗東北部毗鄰土庫曼斯坦,是連接中東和中亞的唯一陸上通道,也是實施“中東-中亞”的“大中東戰略”必須打通的樞紐。

  目前,土庫曼斯坦已經開通了兩條通往伊朗的天然氣管道,土庫曼斯坦本身也是天然氣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並已經修建通往中國的天然氣管道。因此,中國可以同伊朗、土庫曼斯坦合作,修建從伊朗通往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管道,將伊朗甚至其他中東國家的天然氣通過此管道運至土庫曼斯坦,再經“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運抵中國,甚至可以考慮經過中國境內的西氣東輸管線運抵中國東部沿海,再通過液化天然氣(LNG)的形式運抵日本和韓國,這將徹底打通從中東至東北亞的天然氣陸上通道,聯合東亞消費國,實施真正意義上的“大中東”戰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