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雲:日本在中美日三邊關係中的定位

http://www.CRNTT.com   2013-07-18 08:29:41  


日本應成為中美兩國溝通的橋梁
  中評社北京7月18日訊/日本國立新潟大學副教授張雲日前撰文《日本在中美日三邊關係中的定位》表示,日美聯手對應中國的“2對1”的模式不符合日本的戰略利益,擔心中美接近後可能被拋棄在戰略上也沒有太大意義,日本在三邊關係中最為理想的定位應該是成為中美兩國溝通的橋梁。
 
  作為美國在東亞最重要的盟國,同時與本地區最大國家的中國關係緊張的日本一直受到“同盟困境”的折磨。一方面日本看到中美之間存在著守成大國與新興大國之間的結構性矛盾,這為日本在同中國交往中提供了美國會倒向日本的重要邏輯依據,也成為了日本加強同盟關係的重要動力之一,但是同盟關係的過度強化不僅可能會導致中日矛盾的升級,還可能捲入中美對抗的危險;另一方面中美兩國在競爭的同時又在不斷地溝通對話和博弈,這又讓日本懷疑美國會不會犧牲日本的利益,同中國人進行新的“越頂外交”。日本在中美日三邊關係的定位上始終感到自身處於戰略地位搖擺的狀態。

日本不能高估中美之間的分歧和對抗

  在中日關係不盡人意的情況下,日本認為中美關係緊張有利於日美同盟強化來增強日本在對中外交上的立場,這種想法可以理解,此次奧巴馬和習近平的非正式會晤後,日本的主流媒體強調了雙方儘管演出親密,但屬於是同床異夢,而新型大國關係的藍圖實現還很遠。的確,在中美關係上無論是人權民主,還是新疆西藏,還是東海南中國海,再到網絡安全,人民幣匯率,對美投資等領域都存在著無數的分歧和相異點,但是過度評估中美之間的分歧和對抗的部分,將會導致日本誤判自身應當在中美日三邊關係中應當起到的作用。

  觀察中美關係不能夠聚焦在當下,也不能放大個別問題,而應當將歷史跨度放長一些才能看清全貌。例如在經濟關係上,的確美國對於中國金融市場開放和貿易赤字等問題仍然有批評,但是同21世紀第一個十年相比,已經有很大的改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