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應實行動態比較優勢的出口升級戰略

http://www.CRNTT.com   2013-07-19 08:16:49  


 
  全力打造出口升級戰略

  問:為實施出口結構升級戰略,您認為應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隆國強:第一,構建有利於技術創新的體制機制。一是牢固樹立製造業立國的理念。歐美發達國家在全球金融危機後痛定思痛,開始實行“再製造業化”戰略。對於中國而言,製造業更是在全球競爭中立足的根本。必須在全社會重新樹立高度重視實業特別是製造業的思想意識。二是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學、研合作的有效機制。三是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四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五是探索多種多樣的有利於促進研發及其產業化的新機制,如新技術孵化器、留學生創業園、風險投資基金、創業板市場、技術交易市場、產業技術聯盟、共性技術研發平台等。

  第二,在資本技術密集產業實行開放發展戰略。對幼稚產業的適度保護有利於後起國家的產業升級,但過度或過長時間的保護不僅令企業失去技術創新的動力,而且形成阻礙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團。因此,中國必須調整目前對資本技術密集產業實行的進口替代戰略,有序降低貿易保護,打破壟斷,大力鼓勵平等競爭,關鍵是要推進國內市場化改革。

  第三,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在依靠低成本競爭的戰略下,中小企業是出口主體。在資本技術密集產業的國際競爭中,大企業是主體,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分攤研發成本和品牌成本,贏得國際競爭力。因此,必須一方面大力改革國有大型企業,增強其創新動力,將其改造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另一方面,要改革行業准入制度,大力支持民營企業進入資本技術密集產業,扶持其開展國際化經營,提升其國際競爭力。

  第四,提升資本技術密集產業發展基礎條件。改革教育體制,按照市場需求培養具有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人才。從國家戰略高度認識技術工人的重要性,大力推進農民工市民化,著力提升職業教育水平,培育一大批技能型的產業工人。加大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的投入,力爭盡早突破技術瓶頸。

  第五,大力開拓新興市場。以成套設備為重點,加大對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的扶持力度。綜合利用外交、援外、貿易信貸、工程承包等多種手段,加大資本技術密集產品的出口促進力度,大力開拓新興經濟體市場,並逐漸向發達市場滲透。

  第六,以加工貿易上游料件的進口替代為突破口。加工貿易上游料件大部分是資本技術密集的中間產品,從加工貿易料件進口替代入手,可以充分利用發揮下游加工環節在華的獨特優勢,實現資本技術密集型中間產品的“借船出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