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馬軍和他的空氣污染地圖

http://www.CRNTT.com   2013-08-26 15:04:14  


 
初衷

  出生於1968年的馬軍是北京人,1993年,從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新聞專業畢業的他,進入香港《南華早報》北京站工作。因為工作的關係,有機會出差到各地,目睹了各地的環境的惡化。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北方的許多河流已經斷流,最多的一年黃河斷流226天,沒有一滴水可以流入大海。1998年大洪水暴發後,馬軍動手寫作後帶來巨大影響力的著作《中國水危機》。

  2004年,馬軍到美國耶魯大學做訪問學者。他發現,西方發達國家一些曾經很嚴重的環境問題最終能夠得到控制並被解決,根本突破口在於有環境信息的公開和公眾的廣泛參與。

  2006年5月,馬軍創辦公眾環境研究中心,4個月後推出中國首個水污染公益數據庫─中國水污染地圖。2007年,馬軍又繪制了一張“空氣污染地圖”。

  為什麼要做“空氣污染地圖”?馬軍告訴時代周報:“我們深刻地感覺到空氣的污染越來越嚴重,已經影響到了居民的生活。尤其是在推出‘水污染地圖’後,通過公布企業的排污信息和監管信息,對企業產生一定的社會壓力,促使企業解決排污問題。”

  打開中國空氣污染地圖(www.ipe.org.cn),首頁是一張中國地圖鏈接,通過點擊中國地圖可以進入省級地圖,點擊省圖可以進入地級市的行政區域圖。通過點擊地圖鏈接,可以查看不同省市的空氣信息。使公眾可以對自己所在的城市,也可以對各地的空氣污染的水平進行一個橫向的比較,由此對全國或者某一個省的範圍內的空氣質量水平有一個更清晰和宏觀性的把握。

  這張互動式數字地圖收錄了內地31個省份空氣質量和空氣排污信息。最引人關注的是,這張地圖還收錄了3萬餘家超標排放企業,其中不乏中石化、中石油、國電、華電、華能、山東魯能、巴斯夫(BASF)、米其林、APP(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曉星氨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中國的民間環保組織會持續關注企業環境表現,社會壓力必須要形成,以此推動環境問題的解決。”馬軍告訴記者。

  馬軍介紹,根據“空氣污染地圖”可以看出現在空氣污染現狀十分嚴峻,全國一、二線城市多數不能達到新修訂的標準,尤其是細顆粒物(PM2.5)超標嚴重,對人體的影響很大,越是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地區情況越嚴重。最嚴重的當屬京津冀地區,此外山東河南的一部分,渭河穀地西安、蘭州等北方多個地區,以及長三角、珠三角成渝以及大武漢地區和長株潭地區都存在空氣污染的問題。尤其是今年年初全國的灰霾天氣已經波及6億人口。

  談到PM2.5,馬軍介紹,主要是由於一些企業排放標準超過空氣排放容量,在4100多家重點污染源,河北占288家,天津30家,北京10家,這些都是造成北京霧霾的重要原因。而排污超標行業主要集中在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如鋼鐵、石化、水泥建材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