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興市場:局部危機不等於整體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3-09-06 11:42:51  


印度盧比近期瘋狂貶值,幅度高達13%,高居亞洲新興市場之冠
  中評社北京9月6日訊/“當下的局部危機反映了新興市場的既有風險,而從全局看,新興市場已經呈現出‘和而不同’的新發展特征,所以局部危機惡化升級為整體危機的可能性較小。”資深世界經濟觀察人士程實日前在《第一財經日報》撰文“新興市場:局部危機不等於整體危機”,作者同時認為,不光霸權模式是不穩定的,多元化模式本身也是不穩定的,為實現穩健發展,全球經濟需放下對“多元化”的過度推崇、對新興市場“概念”的過度炒作。文章內容見後:

  近期,部分新興市場國家陷入金融動蕩之中,特別是印尼和印度,幾乎走到了危機邊緣。在危機陰霾籠罩的背景下,唱空新興市場的論調大幅抬頭,甚至有觀點認為,亞洲金融危機恐將重演,新興市場全局性危機可能爆發。

  在此筆者以為,類似的境遇意味著類似的挑戰和類似的經濟運行軌跡,從這個角度看,調低對新興市場整體表現的預期,並加強對新興市場下行風險的防範,是理性的。但值得強調的是,類似的境遇並不意味著同樣的命運,當下的局部危機反映了新興市場的既有風險,而從全局看,新興市場已經呈現出“和而不同”的新發展特征,所以局部危機惡化升級為整體危機的可能性較小。

  ■ 危機反映了新興市場的既有風險

  唱空新興市場並非完全空穴來風,當前局勢充分反映了新興市場的既有風險。

  從處於危機風口浪尖的印尼和印度身上,可以看到大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都具有的風險特征:一是經濟增長普遍陷入“失速”困境,根據IMF的預測,2013年新興市場整體經濟增速可能僅為5%,低於2008~2012年危機期間的5.56%;二是QE退出預期均帶來了資本外流的壓力,根據IIF(國際金融協會)的預測,2013和2014年,流入新興市場的國際資本恐將同比下降3.04%和5.85%,其中流入新興市場股市的國際資本恐將同比下降27.03%和21.21%;三是其金融體系均具有內在的脆弱性,市場層次單薄、外債占比較高、風險緩衝能力較弱,難以對突發狀況進行有效應對。

  此外,處於危機核心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就像印尼和印度,都具有一些獨特的個體風險。例如,印尼積累了大量資產泡沫,危機期間股市最大漲幅近5倍,而同期其他新興市場股指卻大多表現黯淡。此外,作為金磚國家之一的印度,也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結構性風險,除了一定程度上較為普遍的財政失衡風險、外債結構失衡風險、貿易失衡風險和人口結構失衡風險外,IT大國印度還具有獨特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失衡風險(詳見文章《印度經濟面臨五失風險》http://www.yicai.com/news/2013/08/2951594.html)。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