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湖南耒陽市“塵肺鄉”的呼吸之痛

http://www.CRNTT.com   2013-09-09 14:47:45  


 
風鑽工的夢想

  “那時,我們渾身都有使不完的勁,每個人都夢想在這裡掙大錢。”雙喜村的徐志輝說

  曹斌的兩個兄弟自殺後,他們的父親幾乎不再說話。有時候,老人就一直躺在床上,哭。

  曹斌一邊安慰父親,又一邊抱怨:如果當初家里條件好,我們也不用去做風鑽工了。

  風鑽工,是曹斌等上述119人在深圳打工時的身份。

  這個工種的全稱,是孔樁爆破井下風鑽作業:工人要在工地上直徑一米二甚至四五米的洞里,往地下的花崗岩層鑽炮眼,然後,裝上炸藥爆破,形成數十米深的樁孔。最後,灌注鋼筋水泥,成為一棟大樓的支柱。

  導子鄉是一個典型的南方農業山鄉。曹家5口人,兩畝多地。一年兩季稻穀,收成好的時候,每畝地收入也不會超過900元。

  在曹斌少年的記憶里,家里幾乎每年都是借錢過年。

  約1989年,雙喜村的徐瑞寶、徐瑞乃、徐春林、徐志輝等人南下深圳做風鑽工。他們帶回村里第一台收音機。

  技能要求低,工資相對高,“去打風鑽”,引來導子鄉南下打工潮。

  曹斌回憶,那時在工地做泥水工,一天掙30多塊錢,而風鑽工,一天可以掙100多塊錢。

  風鑽工成為一個緊俏工種。“如果沒有熟人介紹,人家根本不要你。”曹斌記得,曾有村民為了做風鑽工,將家鄉的土特產茶油帶去深圳,給工地上帶班的人送禮。

  1991年,曹斌的弟弟曹滿雲認識了雙喜村的徐春林,經徐介紹,成為上古村里第一批風鑽工之一。

  曹滿雲又陸續將哥哥曹斌、曹金、堂弟曹鮮本以及多名村里人介紹過去。

  曹斌一度後悔去遲了。他1993年到深圳做風鑽工時,相鄰的雙喜村11組,幾乎所有男人都是風鑽工了。

  掙錢、回家建房娶老婆,是這些風鑽工的夢想。而那個年代的深圳,經濟快速發展,也急需外來務工人員。

  9月2日,導子鄉政府相關負責人提供的數據顯示,高峰時段,導子鄉有200多人在深圳做風鑽工。在某個時期內幾乎壟斷了深圳市的孔樁爆破行業。

  “那時,我們渾身都有使不完的勁,每個人都夢想在這裡掙大錢,然後回家,蓋一幢漂亮的樓房。”雙喜村的塵肺病人徐志輝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