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大英弱國?

http://www.CRNTT.com   2013-09-18 10:27:55  


 
  是的,除了路虎外,英國還失去了汽車品牌勞斯萊斯。但不要忘記另外的一家同名企業羅爾斯•羅伊斯(其實和勞斯萊斯汽車就是一家集團的不同分支)。“羅羅”為世界最頂尖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商,其產品也為美國所進口。目前波音和空客雖然都不是英國企業,航空發動機是工業領域的最高技術結晶之一。“羅羅”充分說明了英國的基礎工業實力。

  軍事工業也是如此,曾經的世界第一海軍強國暫時沒有航母使用,這也讓人感慨不已,但英國至今仍然完整保留著整條生產鏈,暫時沒有航母是預算問題,並不代表技術水準落伍。英國最新型的勇敢級驅逐艦,曾連續3年被《簡氏防務周刊》評為世界最佳驅逐艦。

  除了航空、軍工和核技術外,英國還有三大產業優等生即生物科技、化工制藥和半導體。生物科技產業方面英國居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英國還是世界前幾位的化工強國, 比如英國的制藥業非常發達,一度全球前100位處方藥的1/5是英國研發的。藥品貿易順差額居英國主要產業首位。因為捲入中國的賄賂案而被國人熟知的葛蘭素史克就是排名世界前三的英國制藥公司。

  老派的英國似乎和時髦IT業關係不大,但專業人士不會不知道位於劍橋的安謀(ARM)公司,其為世界著名的半導體芯片設計企業,主要提供手機及其他便攜電子設備的芯片設計,曾拒絕蘋果公司80億美元的收購報價。許多消費者熟知的IT巨頭都是向其購買芯片技術使用權。這些產業特色反映了英國在基礎技術方面依然強勢,以諾貝爾獎為例,英國在物理和化學兩項上均居於世界前三。

  其實上述許多企業也有不少被外資控股或收購,但企業的興衰,往往由企業個體的經營決定,各種收購乃是當今市場經濟中最常見的現象,企業產權屬於誰不應與綜合國力掛鈎,而應該看其的核心技術部門、經營總部在哪裡。否則被微軟收購的諾基亞是不是讓芬蘭損失了一半綜合國力呢?

  英國還有許多看不見的優勢,包括與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等國的特殊關係,以及和美國的傳統結盟,也構建了其未來在國際政治體系中的基礎。綜合各種軟硬實力,所以英國儘管早非一個超級大國,仍維持著一流國家的位置。用在我國一度時髦的所謂冷戰後“一超多強”理論說,英國的綜合國力屬於一超之下的多強之一。

  只有3個小島的英國,或許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菜鳥。(來源:時代周報 | 250期 |2013-09-12 01:02:40 周報記者 張子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