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教授為何熱衷為“官博”抬轎

http://www.CRNTT.com   2013-10-23 11:47:44  


 
  教授亦然,除了招幾個“頂戴花翎”的“門生”可以光耀門庭,滿足一下“某某是我學生”之虛榮,恐怕利益才是內在驅動力。傍官就是傍錢,何況對方還對自己執弟子禮?日前,科技部部長萬鋼炮轟科研經費違規現象。有人直指,科研經費屢被挪用,部分原因是科研者薪水太低,動了歪心思。馬瘦毛長,人窮志短,這也是一些教授熱衷將官員收至門下,贈予學位的原因之一。

  大學應該是大師雲集、智慧碰撞、空氣自由的象牙塔,而不是趨炎附勢、私相授受、蠅營狗苟之沼澤地。是故,對“官博”泛濫,該檢視的不僅是官員,還有高校教育。高校如何才能從行政的懷中“斷乳”,完善自己的“造血功能”,培養“直立行走”能力,論者早有著述,在此不再贅引。

【相關閱讀】“法學博士後”季建業尷尬了誰?(2013年10月23日 《新京報》劉顯剛)

  季建業在任上的實際作為,與其頭頂的“法學專家”光環所存在的巨大落差,表明其本人缺乏法律人的職業素養。

  近日,原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季建業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調查並被免去了一應職務。官員東窗事發,本不足大驚小怪。然而,季案的特殊之處在於,伴隨著季氏的落馬與政治生命的終結,其本人博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的學術不端行為,也遭到曝光。

  據報道,至少有兩名學者曾指控由季本人署名的博士學位論文《農民權利論》涉嫌抄襲了其著作,其後,季建業委托中間人士分別與兩位學者進行了溝通,甚至提出願意用一個20萬元科研項目來平息事件。

  說起來,官員季建業的“學術之路”很早就開始了,且學術與仕途同步前進。從在職碩士到在職博士,他讀的都是法律相關專業。2011年,身為南京市市長的季建業在人大法學院完成了他的博士後研究。

  然而,與他的三農問題專家、法學博士後的頭銜並不相稱的是,季建業本人在揚州和南京任內大拆大建,甚至讓黑社會團夥參與強拆,完全缺乏對民眾基本法律權利的尊重。從“推土機市長”到“季挖挖”,這些調侃無不透露著民眾對於季氏諸多違法作為的不滿。

  季建業在任上的實際作為,與其頭頂的“法學專家”光環所存在的巨大落差,說明其學位證書與學術頭銜存在大量水分,更表明其本人缺乏法律人的職業素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