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陳虎:三中全會實施八大新政刻不容緩

http://www.CRNTT.com   2013-11-07 10:00:56  


 
政府減權減人甩包袱刻不容緩

  李克強總理上任以來,積極推動政府簡政放權和轉變職能,意在釐清和理順政府與市場、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下大氣力已取消和下放221項審批事項,並明確提出“要讓人民過好日子,政府就要過緊日子”。同時,“要管住政府的手,管該管的事”,今年從中央機關開始做,行政經費砍了5%,另外,取消了企業工商注册諸多限制,透視了向市場、社會放權的強烈信號。

  但政府“瘦權”和精簡隊伍工作仍任重道遠。幾千萬公務員和准公務員隊伍過分龐大,不透明的層層行政審批管制繁瑣複雜,三公開銷仍然嚴重,權力腐敗廣泛存在,政府職能定位缺乏法制對接。

  一是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重新定位。過去只集中於投資經濟項目,財政投入基礎建設戰綫太長、監管無力、耗資巨大、效能低下等問題正在顯現,還往往伴隨貪腐叢生,不少項目過度超前,占用大量本該用於民生的開支。從現在起,除已建在建項目外,積極的財政政策,應全面轉向社保、醫療、教育的基本投入,轉向環境治理和農業設施領域的基礎投入,其它財政支出新投資項目,五年內應一律不予審批。社會需要的,完全可以通過市場來解決。

   二是企事業單位必須進行脫官和脫離財政給養手術。企事業單位所有官員取消行政級別,這個上要一刀切;涉及公共服務的醫療、水利、教育以及特殊的科研和軍事等企事業單位可繼續財政支持,但其它企事業單位一律與財政脫鈎並自謀出路和市場化生存,保證掛靠政府的相關企事業單位得到全面清理。涉及遣散費用,由政府財政資金一次性解決,由社保對口承接基本保障。涉及人員的安置,在解脫與原行政機構隸屬關系前提下,事業轉企業,國有轉民有,參與市場競爭,砍掉擾亂市場、與民爭利、亂收費亂罰款的組織體系。

   三是一刀切的取締行政性收費項目,部分必須收費的應統一納入稅收序列,同時,對亂罰款進行嚴格的治理。經公示後,仍有亂收費亂罰款者,列入職務犯罪範疇,引入社會監督,鼓勵民衆舉報,對責任人依法處理。財政收入之外,根據相關專家統計,年近2萬億的亂收費亂罰款已十分龐大,不僅讓社會增加了巨大負擔,而且影響了社會創新和運行效率,還滋生了不少腐敗。其去向的大部分並不對接公共服務,採取收支兩條綫和小金庫方式滋潤了特定公職人群,抵消了物價上漲對他們的侵害,補充了依附於行政體制的各種子孫機構的經費,養了一幫擾亂社會秩序又維護社會秩序的人。

   四是即便是以傳統集權效力角度考量,目前國務院部門設置,都是一個臃腫和成本高昂的模板,三分之二應撤並。一步到位實施“大部制”改革十分必要,國務院先行,地方跟進。如國務院現有80多個正副部級單位壓縮到30多個,會比原多部門職能交叉管理效率高很多,還可大大降低行政成本。從世界發達國家政府部門設置情況看,大部分只局限在中央層面,不像中國一直延伸到縣一級;而同一東方文化的日本,政府機構採用的是“大部制”,且數量較少,即便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六部制”,行政人員數量有限也是常態。另外,世界發達國家政府機構設置和增減十分慎重,一些國家幾十年、上百年政府部門設置都很少變動過。我們情況恰恰相反,政府機構設置增加頻繁,變來變去,又一直在快速膨脹的怪圈打轉。

  五是要繼續做好剩餘上千項政府事先審批權力的清理歸並,界定好政府擁有的權力界限。政府主要職責是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包括維護生態環境不被破壞,而不是各級領導只抓GDP,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眼中再無其它事。當政府幹預無孔不入、市場規則被權力嚴重改造、苛捐雜稅讓民衆不堪重負之際,經濟生氣往往消亡,創造財富人群迅速減少,投機鑽營的人大量增加,形形色色擠入公務隊伍蹭飯的會比肩接踵。留存的行政審批權要進行透明的社會公示,越權行為,列入職務犯罪範疇,除紀檢監察日常監督外,引入社會監督,鼓勵民衆舉報、媒體報道,對責任人也同樣必須依法處理。

  以上方案,可以不減少公務員,同時,在不增加財政收入情況下,甩掉了很多包袱輕裝上陣,政府效能和效率會有很大提升,社會負擔會有很大減少,市場作用會有很大的擴大,也能夠在相當程度改變吃飯財政的窘況。否則,政府不越位和守勤儉節約可以保住吃飯財政,投資拉動和奢侈浪費則一定會演變成破產財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