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從上海報業整合看中國傳媒變局

http://www.CRNTT.com   2013-12-01 10:27:50  


 
四、區域報業結構的必要調整
 
  筆者認為,既然是合併,就一定要重組。兩大報業集團合成上海報業集團之後,同個報業集團內部如何避免同質化的競爭,必須要重組重複性資產,否則合併的意義將大打折扣。
 
  從現有的報業結構看,解放集團主要擁有《解放日報》、《新聞晚報》、《新聞晨報》和《申江服務導報》,文新集團主要擁有《文匯報》、《新民晚報》、《東方早報》等。此外,兩家報業集團還分別開設解放牛網、申報網、文匯網、新民網等新聞網站。合併成新集團後,有必要從定位、印刷、發行等各個環節進行結構調整和資產重組,這些結構性的調整至少可從這些方面入手:
 
  1.三份主報更加強調差異化定位。《解放日報》是上海市委機關報,面向公務員群體,主要承擔主流輿論的宣傳工作,可以從推動都市經濟發展、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角度重點提供時政新聞、公共政策、政務知識等。同時,可利用機關報的優勢提供輿情監測、數據分析等延伸服務。
 
  《文匯報》應該堅持特色和文脈,更大程度地面向全國、面向知識分子和青年大學生,緊扣影響社會發展的公共議題,提供專業化、通俗化的社會知識,打造社會輿論場中的“公共空間”。同時,可依托豐厚的教育資源、文化資源,在教育培訓、視頻創意等產業領域有所拓展。
 
  《新民晚報》繼續堅持“飛入尋常百姓家”的宗旨,堅持貼近性和親和力,在弘揚海派文化方面發揮引領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新民晚報》儘管也是“大報”地位,但做的其實是“小報”內容,因此這張報紙要搞活,對其新聞內容的管制需要更加寬鬆。
 
  2.都市類報紙要避免重複,兼並重組。業界普遍認為,未來若干年,大城市位居第二、第三的都市類報紙會受到最直接的衝擊,退出市場的風險最大。上海報業集團,若要未雨綢繆,則必須對現有都市報行業進行結構調整。
 
  比如,《新聞晚報》和《新民晚報》可合併,騰出的刊號資源可與國有大企業進行定制紙媒的運營,依托數據庫和行業優勢打造媒體新品牌;《新聞晨報》年利潤過億,盈利能力較強,可加快打造城市生活綜合服務平台,建設“晨報全媒體”。《東方早報》則可淡化紙媒色彩,重點通過報網互動,做大“早報”品牌,做強“早報”網站,整合英文報紙《Shanghai Daily》的資源,做成以專業資訊和高端評論為主、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外灘觀察網”。其運營模式和內容定位,可向FT中文網、聯合早報網等有所借鑒。
 
  3.報紙網站要實現平台和資源整合、重新定位。兩大集團現有的網站,除新民網流量較大外,解放牛網、文匯網等影響力都相對較弱,為此有必要結構重組。總體上看,一個城市的區域性網站主要有三種類型:面向全國的新聞網站、面向本地的新聞網站、面向本地的生活服務網站。依次參考,東方網可繼續扮演第一個角色,騰訊-大申網已扮演第三個角色,因此,可依托新民網為主體、整合相關資源,重點打造面向本地、富有特色的區域新聞網,並在管理政策上適當放寬,鼓勵公眾參與和協同互動,成為“眾包式”的本地新聞網。其它報紙網站則可以合併在一起,重點發揮“報網互動”功能,為三家報系的全媒體生產流程再造提供技術服務和互動平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