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歐建立自貿區是大勢所趨

http://www.CRNTT.com   2013-12-16 08:54:27  


 
  然而,想要同歐盟各國達成FTA並非易事。從具體操作來講,先簽署雙邊投資協定(BIT)或許比FTA的阻力略小。目前,有實力的大陸企業大都希望“走出去”,而歐洲也歡迎外來資本。例如英國,在與大陸資本合作方面嘗到了甜頭,中投公司參股希思羅機場就是一個很好的範本。在多數情況下,陸資並不謀求控股,而只是作為財務投資者。只要雙方求同存異,不用帶有意識形態眼光來考察合作項目,就能非常愉快地分享經濟全球化的果實。

  從具體步驟上來講,大陸政府可採取務實的態度,一個一個國家地談。比如,選擇中東歐國家可能難度相對小一點,這些歐盟內部相對落後的國家對於大陸資本的需求更為急切。同時,對於英國等非歐元區國家也可採取各個擊破方式。而像希臘、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歐國家,尚未完全從主權債務危機創傷中恢復過來,也同樣需要外來投資。

  對於德國、法國、荷蘭等歐盟核心國家而言,由於實力強大可能目前日子好過一些,而且對於大陸也有競爭優勢。鑒於當前大陸正在實施新型城鎮化,對於高科技、環保技術的需求極為迫切,這些歐盟國家應該消除偏見,放棄對高科技產品的出口封鎖,真正實現互利雙贏。從當前這些國家的領導人表現出的積極態度來看,存在一個好的勢頭,很多事情都在積極推動之中。

  其實,比簽署BIT阻力更小的是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目前歐洲很多金融大都市,如盧森堡、蘇黎世、巴黎、法蘭克福等都強烈意識到了這一點,都想大力發展人民幣業務。陸資銀行應該積極拓展海外分支機構網點,強化“走出去”的意識。大陸央行不久前與歐洲央行簽署了3500億元人民幣/450億歐元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今後應加快做大全球主要外匯市場中的人民幣產品交易規模,鼓勵大陸企業去倫敦、巴黎、法蘭克福掛牌上市。同時也歡迎歐洲公司到上海發行“熊貓債”,到香港、台灣來發行人民幣債券。這樣,以金融服務來促進雙邊投資,再推動FTA的簽署更具操作性。

  作者:徐洪才(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資訊部部長)

  來源:搜狐財經2013-12-08 08:21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