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錢荒為什麼又來了

http://www.CRNTT.com   2013-12-23 10:53:59  


  中評社北京12月23日訊/今年6月出現的“錢荒”還讓人記憶猶新,如今歲末將至,錢荒又來。我們之前就分析過,錢荒不是指普通儲戶無錢可取,而是指金融市場上難借到錢,亦即資金供不應求。為什麼一而再出現這種情況? 

錢荒的背後實際是常態化的“錢緊”

  理財收益率提升、吸儲競爭白熱化,都是“錢緊”的標誌

  在我國,只有銀行才能吸收存款,同時存款利率非常低,目前年利率只有3%。另一方面,貸款市場卻非常火爆,願意出高價貸款的機構有的是。這就意味著,哪個銀行能吸收到更多存款,則其通過放貸賺取的利潤就會更多。為了吸儲,各家銀行都在變相提高存款利率,它們推出的“保本”理財產品其實就是變相攬儲的手段。據銀監會數據,2004年以後理財產品每年有達到50%以上的增長。益普財富發布的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針對個人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數量達28239款,較2011年上漲25.84%,而發行規模更是達到24.71萬億元人民幣,較2011年增長45.44%。而銀率網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末,148家商業銀行共發行理財產品37943款,全年超過4萬款無懸念,比去年又井噴式增長。這種變相攬儲相比正規儲蓄還有特別的優勢,那就是前者的去向自由,而後者受到中央政府的種種政策限制,比如不許貸給房地產業、不許貸給地方政府等等,而變相攬儲得到的資金卻可以突破限制使用,因此更受銀行青睞。

  而希望分得一杯羹的並不只有銀行,目前各種基金、信托、券商甚至電商都以“代理財”等手段加入到了變相攬儲大軍,競爭日趨白熱化。

  伴隨著競爭的,是理財收益率的提升。數據顯示,從年中開始,銀行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連續五個月走高,繼10月份創下全年高點4.9%後,11月再次刷新紀錄,達到5.07%。而如果不走銀行的渠道,接受各種“財富管理公司”的招攬,則收益率上7%根本不成問題。

  如果把錢看成商品,則這5%或7%的收益率就是錢的價格,收益率上漲說明錢貴了。為什麼貴?物以稀為貴嘛,也就是因為“錢緊”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