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新一輪全球投資規則變遷的應對策略

http://www.CRNTT.com   2014-02-06 10:29:18  


 
  中美投資協定談判是中國對外開放面臨的全新戰略機遇

  文章指出,以開放促改革是中國改革開放35年來的一條基本經驗。在美國謀求與更多國家簽署雙邊投資協定的過程中,當前已進行到關鍵階段的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就是以開放促改革的新路徑。從中方看,與美簽署雙邊投資協定意義深遠。

  第一,與美簽署雙邊投資協定與國內重大改革密切相關。這將對投資體制和行政審批制度、外商投資管理體制、資本項目進一步開放和金融體制改革深化等提出明確要求,從而促進經濟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第二,有利於形成新一輪開放紅利。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中,國際投資和服務貿易將取代貨物貿易成為主要內容。與美簽署BIT等於抓住了龍頭,中歐BIT、自由貿易區談判中的投資議題、服務貿易的市場准入,都可以迎刃而解,有利於推動中國進一步融入世界,其所創造的新一輪開放紅利完全可與“入世”相媲美。如果說“入世”使中國在接受國際貿易規則體系中獲得了對外貿易快速成長的機會,從而拉動了中國改革和經濟高速增長,那麼,中美簽署雙邊投資協定,並引領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雙邊投資協定談判、自由貿易區投資議題的談判,將使中國在投資高度自由化和便利化中,獲得投資和服務貿易快速增長的機會,促進吸收外資、擴大服務貿易和對外投資。

  第三,可以擺脫在新一輪全球化規則制定中的不利地位。加快與美簽署BIT,可以緩解中國被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和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夥伴協定邊緣化以及貿易和投資轉移等負面影響。

  第四,夯實中美關係的基礎。經貿關係是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與美簽署BIT,有助於消減美國對我投資壁壘,制約美國濫用投資安全審查,推動雙向投資,對衝中美貿易不平衡對中美經濟關係的衝擊,穩固中美關係。

  從美方看,目前也處於中美BIT談判的戰略窗口期。

  第一,推動中美BIT談判能夠增強美國在制定全球投資規則中的主導權。如果沒有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的新興市場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參與,美國所主導的新的國際投資規則的全球影響力會大打折扣。由此,美國骨子里歡迎中國參加BIT談判。

  第二,推動中美BIT談判有助於保護美國投資者利益。在目前的經濟復甦形勢下,美國公司營運情況超出預期,稅後利潤、海外利潤、海外直接投資存量均連創歷史新高。2013年美國商會的研究報告繼續將中國列為全球首選投資目的地,91%的受訪企業表示對未來五年在華業務前景持“樂觀”或“稍有樂觀”的態度。推動中美BIT談判並達成高水平的投資協議,可以有效改善投資環境,保護美國投資者利益。

  第三,中美BIT與TPP、TTIP相互競爭對美國有利。美國主導的TPP、TTIP談判都存在著巨大利益分歧。如果能夠推動中美BIT談判,可以有效增強美國在TPP、TTIP談判中的要價能力。

  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的分歧焦點

  文章稱,早在1992年美加墨三國簽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中,有關投資議題就採取了“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的模式。所謂“准入前國民待遇”原則,即在投資發生和企業建立階段就開始給予外資國民待遇,這也是投資自由化的根本內容;而“負面清單”是指在清單中列舉准入前國民待遇和國民待遇的例外,確定外資不能自由進入的行業。負面清單中沒有列舉的內容,都是自由投資的領域,外資享受准入前國民待遇。目前,在亞太地區諸多國家所簽署的自由貿易區協定中,投資條款都包含“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其中既有美、加、澳、新西蘭、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也有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文萊、越南、墨西哥、智利、秘魯等發展中國家。一直很謹慎的印度也同意在與新加坡、韓國和日本談判的自由貿易區協定中納入“准入前國民待遇”,並考慮採取“負面清單”。巴西也接受這一原則。

  美國BIT(2012)範本確立了“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的模式,如果中方不接受這一模式,中美投資協定談判就無法取得實質性進展。在過去9輪中美投資協定談判中,中國都拒絕接受該原則,談判事實上陷入僵局。在2013年7月第五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中國同意在雙邊投資協議談判中採用“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原則,中美投資協定談判中最大的障礙得以消除。但是,在公平競爭、投資權益保護、利益交換等議題上仍然存在較大分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