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金溥聰就職與太陽花學運

http://www.CRNTT.com   2014-03-26 09:04:48  


 
  從中,可以看見身段靈活,“點子多端”的金溥聰的身影。否則,“固執”而不是“擇善”的馬英九,是不會有此重大轉變的。而有了金溥聰在幕後的運籌折衝,相信已經具有當年處理“野百合花學運”豐富經驗的馬英九,應可渡過目前的政治困局難關。 

  實際上,馬英九曾在二十四年前的“野百合花學運”中,與黃昆輝一道作為李登輝的代表,冒雨前往中正紀念堂慰問靜坐學生,並與學運領袖對話,進而引介學生代表與李登輝會面,達成舉行“國是會議”,進行“憲政改革”的共識,從而解決了學運危機。因此,馬英九對於處理“太陽花學運”,應當是經驗豐富,不至於處處被動,錯失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或許,由於兩個學運的時空背景不同,而馬英九在這二十四年之間所處的位置也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也不同,而致他完全“失憶”了當年的智慧和經驗。

  現在,當年馬英九的角色,可能就由金溥聰來承擔。但正如上述,卻不能以當年處理“野百合花學運”的經驗,套在解決“太陽花學運”問題的身上。實際上,當年“野百合花學運”所提出的訴求,恰正是李登輝所需要的,因而趁勢舉行“國是會議”,進行“修憲”,藉著廢除“萬年國會”而換來“總統”直選,為台灣的“憲政台獨”建立“憲制基礎”;藉著廢除《刑法》一百條,讓“台獨”言論得以合法化。而如今,“太陽花學運”的訴求,卻與馬英九的理念背道而馳。而且要像當年籍著舉行“國是會議”推動“修憲”那樣,舉行“公民憲政會議”來推動帶有“憲政”性質的議題,也並不容易,因為經過七次“修憲”,現在要再次“修憲”,就極難跨過“公投”的高“門檻”。

  還有,當年“野百合花學運”的訴求,不但鮮明,而且始終如一;而“太陽花學運”的訴求,不斷在變,不斷加碼。從最初的“不反服貿”,而是反對“服貿黑箱作業”及要求嚴格執行審查“服貿”的程序,到後來的“退回服貿”,還搭上一道舉行“公民憲政會議”,陳義越來越高。直到昨日,當馬英九已經讓步,願意在不設前提之下與學生對話,學運領袖還堅持在對話中,必須具體討論“兩岸協議監督是否有法制化必要?”及“在服貿審查前,是否應先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法制化?”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