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召開經貿國是會議就應是學運退潮之時

http://www.CRNTT.com   2014-04-01 09:04:09  


 
  馬政府將學運學生所提訴求“召開公民憲政會議”,修改為“經貿國是會議”,是經過一番緊密算計的。首先,是針對學生們所發動的這次學運,主要的標的物是《兩岸服貿協議》,這是一個單純的經貿議題,至多是搭上兩岸經貿談判的公開化透明化,及台灣內部的監督機制法制化和程序化而已,並不觸及到政治問題。就算是民進黨提出的反“黑箱作業”,及要求“逐條審議,逐條表決”,都是圍繞著《兩岸服貿協議》的本身。至於後來所追加並加碼的一些訴求,都已被外界批評為陳義過高,脫離了這次學運的初衷。既然如此,馬政府也就將計就計,將之鎖定為經貿,亦即不提政治問題尤其是“憲政”議題。這樣做是較為容易處理亦即是可控的,並可趁機宣導並解釋《兩岸服貿協議》,及隨即而來的《兩岸貨貿協議》的內容,及其對台灣經濟發展,避免陷於邊緣化的好處,彌補過去的疏於宣導的缺失。

  其次,是為了平衡學運學生的心理,加了一個“國是”。雖然“國是會議”不一定就是專為“憲政”議題而召開,但“國是會議”畢竟可以討論“修憲”的議題;更重要的是,當年的“野百合花學運”,催生了“國是會議”;而今次“太陽花學運”,也將催生“經貿國是會議”,可充分滿足學運學生的成就虛榮感,並因感到“太陽花學運”的成果並不低於“野百合花學運”,而正好是“見好就收”,作為學運退潮,撤出“立法院”的最佳理由。

  實際上,馬政府將“公民憲政會議”修正為“經貿國是會議”,是擁有具說服力的理由的。一方面,目前並無“修憲”的需要,而《兩岸服貿協議》的爭議也未達到“修憲”的高度;另一方面,即使是涉及到“修憲”,“修憲”的“門檻”也極高,不容易達陣,即使是通得過“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改案”這一關,也將難以闖過“公投”這一大關,畢竟過去的三次“公投”,就連“投票率”這一關都未能跨過,更遑論“同意率”這第二關。何況,進行“公投”必將勞師動眾,成為社會政治重大議題,弄得不好,可能會引發社會嚴重對立。

  現在是看學運學生們是否願意“接招”。倘“接招”,就將是學運退潮及學運學生撤出“立法院”的時候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