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合理引導經濟增長預期

http://www.CRNTT.com   2014-05-14 08:43:46  


  中評社北京5月14日訊/把經濟運行穩定在合理區間,是當前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上海證券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祝寶良文章表示,為此要堅持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防風險,鞏固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在具體政策措施方面,應包括加快推進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靈活運用穩健的貨幣政策、以城鎮化為抓手釋放內需巨大潛力、全面深化改革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以及合理引導社會預期。

  當前經濟增長減慢事出有因

  文章指出,當前經濟增長減慢並低於潛在經濟增長速度,既有積極的財政政策擴張力度不夠、穩健的貨幣政策寬鬆力度不足的原因,也有結構和體制問題並影響社會預期等因素。

  一是投資面臨一定的資金約束。2013年下半年以來,央行加強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控制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總量適度增長,2013年下半年社會融資規模為7.14 萬億元,比上半年減少3.01萬億元。積極的財政政策執行力度弱於往年水平,2013年財政收入增長達到10.1%,超出預算目標2.1個百分點,財政支出與預算數卻基本持平,僅增長10.9%,而2013年財政支出得以完成全年預算支出目標主要靠年終“突擊花錢”,1-11月財政支出持續低於10%的預算增長目標,12月份當月公共財政支出同比增幅高達20.3%。2014年1-2月份,全國財政收入增長11.1%,財政支出增長6%,均低於預算8%和9.5%的水平。考慮到資金投放滯後半年對經濟增長發揮作用,2013年上半年融資總量擴大和下半年減少是2013年下半年經濟穩中有升的原因,也是今年上半年經濟減緩的主要因素。

  二是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現階段,不管是人民幣貸款、中期票據還是房地產信托的融資成本,均處於歷史高位,二、三線城市的房地產信托融資成本動輒10%以上,加上各種中間費用甚至高達17%。

  三是中國的產能過剩呈現行業面廣、絕對過剩程度高、持續時間長等特點,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造船等傳統行業處於嚴重過剩當中,有的處於絕對過剩狀態。化解產能過剩是調整經濟結構的必然選擇,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了今年要淘汰鋼鐵2700萬噸、水泥4200萬噸、平板玻璃3500萬標準箱。產能過剩行業投資減慢是市場經濟中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題中應有之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