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 
中評論壇:蔡英文如何面對新情勢?

http://www.CRNTT.com   2014-07-20 00:10:44  


 
   民進黨在兩岸立場上  不易再立一個決議文

  但是如果大家還認為,民進黨必須要對兩岸立場上有重大改變,我認為不容易,而且三個不容易:第一,既然大家已經共同接受了中國事務委員會這樣的機制,不管未來成員是否改變,以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合議制檢討兩岸主張的架構不容易改變,不論誰擔任主席;第二,在這個委員會機制中,不管是內部、還是擴大會議,黨主席兼任主任委員也不會改變;第三,要在《台灣前途決議文》之外,再另立一個立場性的黨綱或決議文,我認為也不容易。畢竟這是16年的文本,我們只做了一些微調,所以不論是2016年的“總統”選舉,或是接下來的討論,要在《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微調之外,再有新的主張,是不容易的。

  我認為這是實務操作的結果,也是台灣民意上的共識,希望台灣這麼做,畢竟民進黨不太可能去做違背主流民意的決議,除非那個議題非常重大。就像30年前的核四,主流民意反對、民進黨還是堅持。除非是這個狀況,不然我們的檢討紀要中,都認為主流民意是如此,也與我們《台灣前途決議文》一樣,那就不太容易改變。這三個不容易,也會限制民進黨要做兩岸政治立場上的大突破、大改進,這個力道應該不會在黨內存在。

  因此,我認為八年一輪的兩岸政策大檢討,這一輪如果會發生的話,應該就是回到1999年的狀況。只是在態度上、具體作法不一樣。

   民進黨的挑戰

  對民進黨來說,未來的挑戰是什麼?在兩岸上,具體的作為與每次的表現都非常重要。就像剛剛說的,一樣的主張,一樣的政策,不一樣的人來做會有不同的結果。如果這樣的主張過去是死棋,現在我們就想辦法變成活棋。因為這個棋已經定了。所以未來主席在這方面,應該會有很大著墨。這是對外界的挑戰。

  對內的部分,我這邊有一份參考資料,這是這次黨主席選舉的公報,是蔡主席很重要的政見。簡單的架構是重建信任台灣再生、重建黨與社會的信任契約,之下有五大點。其中,第一、二、五點,是針對民進黨以外的,第三、四點是針對民進黨內。我認為面對黨外是相對重要,那三、四點我簡單說明。

  第一是,面對執政黨一意孤行的國家危機,民進黨不能只有對抗的角色,應該要強化社會的溝通。

  第二是,經過群眾路線與議會路線,民進黨未來更要與公民團體建立共識與互信。政黨不需要當領導者,但一定是要同行的夥伴關係。這點出了民進黨未來須要面對的問題。

  第五是,我們重視兩岸交流,也重視民主價值,所以我們堅持民主程序、公平正義、社會溝通、法制監督在這個基礎上面,我們積極面對兩岸交流。

  第三是,年輕世代是台灣未來希望,透過幾個方法推動與世代之間的對話,包括數位黨部、新世代人才的培養計劃、任期內加速完成組織與領導的世代更新。

  我覺得這並不是那麼重要,尤其是我們現在講的年輕世代,其實是針對前面說的公民團體。這兩個相當程度是聯結的。

  第四是,由中央一元領導走向多元草根力量,地方黨部與基層民代應該發揮更大的功能。

  如何處理公民團體的關係是民進黨的一大挑戰

  這點沒有錯,但實務上是否可行?這點要靠黨部如何在制度上架構。所以整體看起來,如果兩岸式處理的情況,已經建立機制的話,接下來就是處理黨內的問題,也就是如何處理民進黨與林義雄與公民團體的關係,該如何架構的問題。

  根本上來說,我認為民進黨會與公民團體、或年輕世代,之所以會有距離,有遠因與近因。遠因是,過去民進黨是黨外,國民黨長期的威權政治,在野黨一定是與社會團體結合,不管是獨派、環保團體、反核團體都好。這種結合到民進黨執政時,就不一樣了。例如在核四議題上,民進黨停建又復健,所以與反核與環保團體在這點上就漸行漸遠,信任關係也幾乎破裂。民進黨還需要時間去解決。林義雄的事件,才又讓我們與反核團體又走在一起。

  相對來說,近因是,從陳水扁在第六、七屆不分區“立委”提名上,變成一個慣例性安排,公民團體在相當程度上在民進黨的不分區名單中有代表。在國民黨第八屆的不分區“立委”上,也比照辦理,找了他們的團體進入不分區。反而是民進黨在不分區“立委”這塊上,少了公民團體的空間。所以公民團體也必須要走一條自己的路,不可能每天期待別人關愛的眼神。所以當他們要走出自己的路時,這兩年下來,他們開始找自己的議題、做自己的主張,有自己的行動,不再依賴民進黨,這是近因。

  如果民進黨需要與公民團體或年輕世代對話,不分區這一點,民進黨還是要選擇一條路,還是要分配給黨內,而不是依照慣例分配出去給公民團體。如果對話不是建立在不分區的讓與上,那要看是否可以做到。蔡主席提到的夥伴關係是對的,但什麼是夥伴關係?這點值得再研究,或在實務上證明是可行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