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外貿要突破國際舊格局提升競爭力

http://www.CRNTT.com   2014-08-03 09:27:18  


 
  5.外商投資企業、國有企業進出口增長,民營企業進出口下降。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5.7萬億元,增長0.5%,占我外貿總值的46%。民營企業進出口4.2萬億元,下降1.2%,占33.6%。同期,國有企業進出口2.3萬億元,增長1.1%,占18.5%。

  6.機電產品出口下降,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略有增長。在勞動力、土地、原材料等要素價格不斷上漲的不利因素作用下,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仍保持增長,主要是傳統外貿企業抓緊時機進行結構調整,持續加快“練內功”、調結構,以適應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

  據海關統計,上半年中國出口機電產品3.7萬億元,同比下降3.6%,占我外貿出口總值的56.4%。同期,服裝、紡織品、鞋類、家具、塑料製品、箱包和玩具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1.3萬億元,增長1.3%,占20.4%。

  7.能源資源性產品進口量增價跌。中國進口鐵礦石4.6億噸,增長19.1%;進口煤1.6億噸,增長0.9%;進口原油1.5億噸,增長10.2%;進口大豆3420.7萬噸,增長24.4%;進口銅252.2萬噸,增長25.9%。上述商品的進口均價普遍下跌,其中鐵礦石進口均價下跌13.4%、煤下跌15.4%、原油下跌2.1%、大豆下跌4.3%、銅下跌9.7%。

  8.出口先導指數顯示未來出口增速將有所加快。今年6月,中國外貿出口先導指數為42.2,較5月的最高位下滑0.1,為近兩年的次高點。二季度的平均指數為42.1,較一季度的41.6上升0.5,預計三季度中國出口增速較二季度將有所加快,但單月增速會略有波動。

  多因素叠加促成上半年外貿平穩運行

  文章分析,1.支持外貿穩定增長政策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中國實施了支持外貿穩定增長、促進貿易便利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尤其是各地普遍對新推出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支持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幹意見》給予積極評價,“穩外貿”落實舉措後,山東、江蘇、浙江、天津 、四川等一批省市也陸續推出落實方案。

  和以往相比,新一輪“穩外貿”扶持舉措中,補貼和照顧性質的政策少了,轉型和引導性質的政策多了,重點推動進口、積極發展外貿新業態、進一步打破部門壁壘推進貿易便利化等內容得到凸顯。這些政策和措施進一步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提振了外貿企業信心,穩定了外貿增勢。

  2.積極推動外貿轉型升級的結果。為使中國對外貿易實現均衡、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相關部門推動了相關轉型和優化工作。一是優化國際市場布局,積極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和自貿區戰略,大力開拓新興市場;二是優化國內區域布局,支持中西部地區承接國際和東部地區產業轉移;三是優化外貿經營主體,簡化外貿經營者備案登記手續,對國營、民營、外資等各類企業實施統一的外貿政策;四是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質量、檔次和附加值,擴大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的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和節能環保產品出口,鼓勵自有品牌、自有知識產權和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五是優化貿易方式,鼓勵發展一般貿易、提升加工貿易、拓展其他貿易。同時,國家還出台了“國六條”等一系列支持貿易便利化的政策措施,這些措施的效應在2014年的外貿發展中已經有了明顯的體現,從而實現了對外貿易的優化發展。

  3.外部需求有所回暖。年初以來,歐美經濟體的溫和復甦帶動國內出口增速穩步上升,5月出口增速反彈更加明顯,此前無論是統計局 PMI還是匯豐PMI都顯示,新出口訂單出現了大幅攀升。6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創去年12月以來高點,主要得益於中國主要貿易夥伴國歐美日等發達經濟體近期經濟好轉,外需回暖,致使製造業出口形勢進一步好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