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貨幣信貸“過山車”表象昭示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4-08-27 08:32:46  


  中評社北京8月27日訊/和6月熱得發燙的數據相比,7月貨幣信貸則稱得上寒意逼人。也許是怕社會各界過於擔心,央行專門為此發布了一個官方解讀。這似乎是央行歷史上第一次就某個月的數據解讀。不過,央行的解讀有其權威性,也有其局限性,民間的解讀同樣必不可少。

  上海證券報發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唐傑文章分析,貨幣總量M2在7月末餘額119.42萬億元,同比增長13.5%,增速比上月末低1.2個百分點。實際上,7月M2不僅在增速上下降,存量上也出現了下降,比6月減少了1.54萬億,環比降幅1.3%,是1996年有月度數據以來的第二大降幅。這和6月M2比5月增加了2.73萬億元,環比增長2.31%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貸款表現相對好一些。7月末人民幣貸款餘額78.02萬億,同比增長13.4%,增速比上月末低0.6個百分點,相當於M2增速下降幅度的一半,而且在總量上仍在繼續增加,只是和6月新增貸款1.08萬億元相比,7月新增貸款大幅低於市場預期。7月社會融資總量僅增2731億,比新增貸款還少,是2008年10月以來的最低值。而在今年6月,這一數字高達1.97萬億。新增貸款是社會融資總量的組成部分之一,7月社會融資總量之所以小於新增貸款,是因為其他組成部分出現負增長,其中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4160億元,是最大的拖累因素。

  央行的解讀提出的幾種解釋是:季節性波動、基數效應、6月衝高較多、監管層加強監管、金融機構謹慎投放資金、企業有效需求有限等。這些因素具有不同的性質和影響,需要知道哪些因素在起主導作用。據央行的初步測算,基數因素對M2增速變化的影響大約為0.7個百分點。由於7月M2同比增速相比6月下降1.2個百分點,上述測算的基數效應能解釋增速變化的50%以上,顯然是主要原因。

  基數效應也跟季節性波動有關。大約從2002年開始,每年的4月、7月、10月(也就是季度第一個月)的新增M2都基本上明顯低於同一年份其他月份,其中7月的季節性波動的穩定性強於4月,而10月又強於7月。實際上,這是存貸比等政策限制導致的季節性波動,即在季末為了滿足監管要求而衝高存款和M2,而在下季度初又將資金轉為其他用途。去年6月,由於出現錢荒,本應衝高的存款和M2沒有衝高,去年7月本應出現的回落也沒有出現。這個基數就影響了今年7月的同比增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