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以拒稱呼蕭萬長頭銜表達“非正式抗議”?

http://www.CRNTT.com   2014-11-11 10:15:17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除了是本欄昨日所揣測的,北京對馬英九強調的“APEC習馬會”,以“肢體語言”作最後一次的否定之外,還有其他的什麼原因?昨日美國國務院在其官網主動發布了蕭萬長在本月八日抵達北京後,即與美國國務卿克里會面,並舉行正式的台美高層雙邊會談,還發布了相關照片。可能就是惹得北京“不高興”的主要原因。

  基於二零一二年在俄國海參威舉行的“APEC”第二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連戰作為中華台北領導人代表出席期間,曾與不克出席的美國經濟體領導人奧巴馬的代表、美國國務卿希拉莉進行正式雙邊會談,雙方同意立即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談判的預備性工作,美方很快會派資深官員到台北展開諮商,台灣方面將至稱為“這是五十二年來兩國元首層級首次舉行的雙邊會談”,馬英九還在臉書上大讚連戰此舉是重大突破,有突出貢獻。

  但這卻被北京視為“踩過紅線”,但顧及連戰在二零零五年頒佈《反分裂國家法》後,毅然訪問大陸進行“和平之旅”,在“胡連會”中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促成“國共平台”,為促進兩岸和平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沒有公開譴責而已。但這卻使得連戰“丟掉”了此後再次以“中華台北領導人代表”身份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資格”。

  實際上,翌年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APEC”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前,當主辦經濟體按照“西雅圖模式”,先行要求台北提出出席會議的名單,而台北在試探由馬英九直接出席而遭到婉拒後,再次提出已經五次代表馬英九出席的連戰,現主辦經濟體在循例徵詢北京的意見時,卻被打了“回票”。後來台北才提出蕭萬長,並獲得北京的同意。這也正是去年台北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人選,遲遲未能公佈的主要原因。而當時台灣的一些政媒人士還以為,馬英九極有機會直接出席當屆“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籍此與習近平會面。

  那麼,今次蕭萬長又與美國國務卿克里進行雙邊會談,雖然克里今次並非是作為奧巴馬的代表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而是以國務卿的身份出席“APEC”部長級會議,低於“連希會”的層級,但卻是在堅守一個中國原則的中國的首都北京進行,而且從美國國務院官網發布的照片看,還是正式的官方雙邊會談。這種在北京的眼皮鼻尖底下進行違背一個中國原則活動的做法,“是可忍,孰不可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