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以拒稱呼蕭萬長頭銜表達“非正式抗議”?

http://www.CRNTT.com   2014-11-11 10:15:17  


 
  而且更難以容忍的是,兩年前在海參威的“連希會”,為了避免激怒北京,當時是絕對保密的。基於雙方約定,連戰在離俄記者會上對“連希會”隻字未提,但意有所指的暗示,“此行多項雙邊會晤成果非常豐碩,影響非常重大”,還透露“再過十二小時就會有好消息”。連戰在領袖代表合影時頻講手機,就是跟馬英九報告這項“重大進展”。 直到連戰翌日離開俄羅斯後,雙方才正式發布消息(台北方面是由“總統府”發布新聞稿)。而在今次,卻是在蕭萬長的人還在北京,而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尚未開幕,美國國務院就已公佈了消息,這不啻是向北京進行挑戰。儘管台北方面尚未有發布消息,但就蕭萬長在北京的眼皮底下進行違背一個中國原則活動的本身,就釀成了北京拒絕稱呼他的頭銜的“非正式抗議”的作為。

  由此估計,從明年起的“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當主辦經濟體在收到台北的出席名單後,諮詢北京的意見時,北京極有可能會堅持回到“西雅圖模式”,即是台灣方面出席“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人選,只能是限制於經濟領域的部長級官員,而撤銷由“前副總統”出席的“升級版”。這除了是杜絕再次發生“連希會”、“蕭克會”之類的“台北外交突破”事件之外,也有還有更深一層的考量:二零一六年的“總統”大選,究竟鹿死誰手,尚未得知,不排除民進黨會有重新上台的可能。倘民進黨籍的台灣領導人在尚未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之前,繼續提出由“前副總統”甚至包括民進黨籍的呂秀蓮,來代表其出席“APEC”時,將如何辦?

  因此,有必要收緊。而明年就是一個“收閘”的好時機。其一、是連戰、蕭萬長先後犯忌,北京擁有“敬酒不飲飲罰酒”的正當理由。實際上,“西雅圖會議”只是允許台北派出經濟領域的部長級官員,作為領導人代表出席,而在二零零八年後,鑑於馬英九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才允許“升級”為“前副總統”,這本已是對“西雅圖模式”中的代表層級的突破,是北京奉送的“敬酒”。其二、是必須考慮“二零一六”之後的問題。

  可能現在北京當局正在慶幸,幸好沒有答應讓馬英九直接出席北京“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否則,倘他像連戰、蕭萬長那樣,籍此機會在北京的眼皮底下,與奧巴馬、普京等領導人進行雙邊會談,將怎麼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