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黃金時代”是文學史的,不是蕭紅的

http://www.CRNTT.com   2014-11-20 13:29:17  


 
問:魯迅是導師,還是更複雜? 

“先生也有所謂的‘中年危機’” 

  毛尖指出,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與汪曾祺的《我的老師沈從文》,被認為是現代最好的兩篇回憶性文章。但從蕭紅同時代作家的回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蕭紅與魯迅關係的另外一面,比如蕭紅經常跑到魯迅家中,一坐就是半天,許廣平曾向朋友抱怨蕭紅的不通人情世故。 

  霍建起導演的《蕭紅》中有這樣一幕:魯迅告訴蕭紅,為她小說做的序寫出來了,然後問:“你拿什麼謝我?”這段處理被毛尖認為“很邪惡”,但曾推出《鐵屋中的呐喊:魯迅研究》 的李歐梵則認為,不妨還原一個更有血有肉的魯迅。 

  李歐梵:要是讓我在電影中處理魯迅與蕭紅關係的話,我會把鏡頭放在這樣一幕場景—蕭紅穿了一件新衣服過來,魯迅講了一些“不三不四”的話。 

  這是我個人的猜測,可能有錯誤,可能對魯迅不敬。魯迅那時五十多歲,看到年輕、儘管不是那麼漂亮的女性,還是有一點特殊感情的。魯迅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有所謂的中年危機,但是電影可能受到拘束,沒有把這一塊表現出來。 

問:拋棄孩子是狠心,還是無奈? 

“這是當下的人沒法切身體會的” 

  在對蕭紅的各種批判中,有一種說法認為,蕭紅作為女性,作為母親,竟然幾次輕易拋棄自己的孩子,連最起碼的責任心都沒有,何談對國家、對民族的擔當? 

  之前毛尖曾撰文指出,如果有所謂的“黃金時代”,那也是蕭軍的,不是蕭紅的。不過,在活動現場,毛尖坦言“當時寫這個話不是特別慎重,蕭軍的家人提出來,如果有黃金時代,那也不是我們蕭軍的”,但她同時認為,“相對來說,在那個時代,如果有一個自由度的話,蕭軍的還是要比蕭紅廣闊一些”。 

  李歐梵:我是1939年出生的,弟弟妹妹晚4年出生,是一對雙胞胎,但弟弟不到兩歲就死了。當時的環境非常困苦,我母親是音樂教員,白天出去工作,晚上回家累得不得了。我弟弟因為吃壞東西而死,他們就草草埋葬了這個孩子,過幾天照樣生活。你能說他們不愛這個孩子嗎?不是,他們是認命了。在當時情況下,很多個人的基本欲望都在重壓之下,沒有辦法實現。 

  電影中,三個人睡一張床,年輕的觀眾看著覺得很開放,很先鋒。實際情況是,那是萬不得已,而且他們都是穿著衣服的。當時那些人受的困難,現代人是沒有辦法想象的,特別是女性。這裡面牽涉到女性的身體,女性的身體變成歷史條件下的,她們主體性的表現肯定受到歷史條件的制約。 

  個人的滿足、人性的張揚,這是一個小康時代的要求。在一個戰亂時代,能夠活下來已經不簡單,什麼是苟活?什麼是為理想而活?這是生活在當下的人沒法切身體會的。很可惜電影沒有表現出來。 

  原標題:李歐梵、毛尖:“黃金時代”是文學史的,不是蕭紅的

  李歐梵: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毛尖: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系教師

  來源:新聞晨報 本文鏈接:http://www.guancha.cn/Lioufan/2014_11_03_282227.shtml 2014-11-03 00:00:0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