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深度人口老齡化下的五大預警

http://www.CRNTT.com   2015-01-21 12:16:00  


 
  改善收入分配政策,改變“未富先老”局面。在過去的30多年里,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財富來源地,家庭財富總值達16.5萬億美元,富人財富增長速度很快,貧富差距拉大,中產階級成長不足。中國政府在2011年11月29日宣布,上調國家扶貧標準線,從2010年的農民人均純收入1274元升至2300元,全國貧困人口數量和覆蓋面由2010年的2688萬人擴大至1.28億人,占農村總人口的13.4%,約占全國總人口(港澳台地區除外)的1/10。目前,未富先老主要指人口老齡化和貨幣收入的矛盾。改變未富先老局面,既要改善貨幣分配政策,更要改善資源配置和股權分配的公平化和法制化問題。例如,很多歐洲國家將居民建設住宅用地作為社會資產分為三類,即“政府擁有的廉租房用地”、“工薪層擁有的限價房用地”以及“投資用房的市場用地”,堅持“限制廉租房、保護限價房、指導投資房”的原則,規劃住宅用地,禁止少數人利用住宅用地投機。在這個問題上,社會主義國家應當比西方國家做得更好。

  提高人口質量,提升人力資本水平。人口質量是一個國家全球競爭力的核心部分,包括受教育程度、就業率、人均收入、健康狀況、老年贍養比等。為了衡量各國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提出了“人類發展指數”這一指標。人類發展指數由三個指標構成:預期壽命(從出生預測的壽命)、教育率(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國民收入(GNI)的對數,這三個指標分別反映了人的長壽水平、知識水平和生活水平。國家人口管理部門應當建立人口質量監測指標,與相關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項目結合起來制定發展規劃。

  第一,從出生人口做起。應當強化婚檢和孕檢工作,自從中國取消婚檢制度以來,問題兒童出生率約為3%,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政策的失誤。第二,加大人力資本投入。人類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以後,人力資本即成為企業和國家競爭的核心資本,其作用大於物質資本,對人力的投資不再僅體現為消費意義,更加具有增值意義。針對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人力資本投入不僅在於提高教育預算的比重(達到4%),更應當包含兩方面的戰略考量:一是向勞動人口投資,提高他們撫育子女和贍養老人的能力;二是向老年人口投資,以提高老年人口的勞動能力、消費能力、納稅能力和投資能力,由老年人口作出經濟貢獻即“老齡人口紅利”。第三,實行積極就業政策,降低實際失業率。目前,中國的失業率統計並不包括大學生待業、農民失業和事業單位失業等,這種統計方式一方面掩蓋了低收入人群擴大、對控制物價的敏感度等社會問題;另一方面易導致決策層就事論事地談就業問題,忽略影響積極就業政策的諸多重要因素。

  實行彈性退休政策,提高領取全額養老金的年齡。人的價值生命周期分三個階段,即20年被撫養期、40年工作期、20年養老期。相應地,個人理財規劃應當將40年工作創造的收入和社會貢獻的40%用於養育孩子,30%用於自己生活和發展,30%用於養老(儲蓄養老金、參加醫療保險和護理保險、購買住房)。國家社會保障計劃、商業保險和銀行等金融服務機構的發展戰略乃至用人單位的成本分析,均應當服務於居民的個人理財規劃。因此,退休年齡應當是一個變量,伴隨人的預期壽命的變化進行調整,以保持人的價值周期的和諧。工作起點晚的人,應當首先推遲退休年齡;工作起點早的人,可以在工作40年時退休,但領取國家基礎養老金的年齡要服從法律規定。

  中國約在2013年開始出現勞動人口下降趨勢,雖然就業壓力仍然很大,但勞動人口下降幅度與老年人口上升幅度相當,每年約減少700萬勞動人口和增加700萬老年人口。中國退休制度具有年輕化和剛性化的特征,2013年是中國退休制度進入彈性化和逐漸提高的變革起點,根據人口結構的變化規律解決問題應當進入倒計時了。

  危機預警1:如果持續目前數不清人頭的局面,以錯誤的數據引:導錯誤的判斷,在中國統計老年人口贍養比低於5:1以後再提高生育率,那麼將加重年輕一代的雙重贍養負擔,甚至導致年輕人選擇放棄生育,這將加劇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

  危機預警2:在2020年中國統計老年贍養比達到5:1時,如果大:量老年人群沒有養老儲蓄,完全依賴勞動人口的稅費領取養老金,那麼,根據目前實行現收現付養老金制度的國家經驗來看,養老金支出將占到GDP的15%以上。在人口相對年輕和國家財政相對寬鬆的階段,大量挪用個人的養老儲蓄,等於為中國深度老齡化時期雪上加霜。同時不容忽視的是,還有幾億農村居民在失掉土地時不能得到合理補償和進入社會保障體系,這將引致城鎮化和老齡化相互遏制的效應。

  危機預警3:若到了2020年還有大量不具備贍養老年人口能力的低收入人群, 那麼其實際贍養比將不可避免地低於3.5:1。可見,當中國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時,勞動人口中的低收入人群和貧困人群占比應降到總人口的5%以下(目前約為13%)。

  危機預警4: 若到了2020年中國存在大量的實際失業人口,其實際贍養比將不可避免地達到3.5:1;加之工作人口贍養老年人口的能力不足,老年人口自我供養能力差,將引發一系列社會矛盾。

  危機預警5:在2020年中國統計老年贍養比達到5:1時,還有大量人群提前領取養老金,其實際贍養比將不可避免地低於3.5:1;而提前退休人員再獲得返聘收入,改善了小家庭的收入情況,卻逃避了贍養老人的義務,這大大增加了勞動人口的負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