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為何沒成兩會的熱門話題?

http://www.CRNTT.com   2015-03-13 10:23:08  


 
  這種“一石多鳥”的戰略,不僅需要國家層面的推動,也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合。但是,地方政府顯然都沒有錢。

  今年兩會,有一個問題被掩蓋了起來,那就是地方債的問題。

  據悉經濟最發達城市之一的無錫市政府,一天支付的銀行利息就有1000萬元。而這2年的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又使得不少依靠土地財政過日子的地方政府無利可圖,甚至變得雪上加霜。一句話,不少地方政府除了飯米錢,手頭已經沒有餘錢可以折騰。

  那麼,既然手頭無錢,又為何熱衷於搞“一路一帶”呢?一位市長代表向我道出了秘密:搞自貿區,中央只給政策不給錢。而搞“一路一帶”,全是基礎設施投資,中央給地方政府真金白銀。

  在人民大會堂,我遇到交通部長楊傳堂,我對他說:“楊部長,今年兩會,你是最吃香!”他笑了笑:“沒啥好吃香”。我說:“搞一路一帶,全國上下都盯著你的錢包。”他又笑了。

  楊部長告訴我,2015年,交通部的主要工作,是要搞好“一路一帶”的交通規劃,同時,抓緊建設京津冀地區的交通網絡,構建長三角地區的江海聯運架構。

  楊部長帶給我的信息是,他今年的鋪路架橋建港口的任務很重,而這些任務,都是圍繞“一路一帶”這一中心。

  查閱了2015年的國家預算草案,財政赤字將比2014年增加2700億元,達到1.62億元,使得財政的赤字率從2.1%提高到2.3%。可以預計,這2700億元中的相當一部分,是用於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費用。

  所以要說今年兩會,經濟沒成話題,我倒是覺得用“暗流翻滾”做作比喻更為合適。

  一方面,地方政府要錢不敢大聲。另一方面,中央想給錢,又怕出現以前那樣的“四萬億”後遺症。即使如此糾結,“一路一帶”戰略的經濟效應,毫無疑問是重振中國經濟雄風的一大起爆劑。中國經濟不是沒有好材料,而是還沒有到產生明顯效益的好時候。

  因此,在中央實施經濟大調控的背景下,“悶聲發財”才是你好我好的最佳策略。我想,這也是今年兩會不能成為“經濟兩會”的一大原因。

  本文作者徐靜波為亞洲通訊社社長、“日本新聞網”及《中國經濟新聞》總裁,是早稻田大學特別講師。 

  題:中國經濟為何沒成兩會的熱門話題?2015-03-13 07:37:19 來源:和訊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