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改革明星”仇和假面被揭 不作不會死

http://www.CRNTT.com   2015-03-16 12:27:01  


雲南省委副書記 仇和 (資料圖片)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訊/昨天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消息稱“雲南省委副書記仇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再次引發外界震動。伍裡川的評論文章《“改革明星”仇和假面被揭 不作不會死》指出,有關的調查結果,將來一定會驚爆我們的眼球,但毫無疑問,明星官員仇和的“假面”,已經被正式揭開,其20多年來所贏得的改革型官員美譽,頃刻間掃地。
 
  在3月15日這一天傳出被調查消息,對仇和來說,是莫大的諷刺。有什麼能比“打假”這兩個字更能生動詮釋出其中的意義呢?

  有關的調查結果,將來一定會驚爆我們的眼球。但毫無疑問,明星官員仇和的“假面”,已經在這一天被正式揭開。其20多年來所贏得的改革型官員美譽,頃刻間掃地。

  同一天,仇和參加會議的報道,還出現在《雲南日報》頭版。巧合畢竟是巧合,但仇和的被調查卻必然地應了那句話,“不作死不會死”。不同的是,“改革明星”以這樣一種狼狽的方式隕落,引起的震蕩遠遠超過了一般的腐敗官員落馬。

  這些年來,仇和以不合作傳統官場生態的方式,治吏、治城,掀起陣陣巨浪,但無論如何,恐怕沒有多少人會把他乖張的行事風格與腐敗相聯系。他也為自己戴上了一副“只為改革,哪怕方式獨斷專行”的假面,仇和一路向南,也一路爭議,在明星的光環下,迷失自己,中飽私囊——諸多落馬官員中,當初發憤挖路、激情砍樹者還少嗎?——那就別指望獲得諒解。哪怕你位高權重,哪怕你今天還上了“頭條”,一樣落花流水而去。

  站在今天這樣一個波瀾壯闊的反腐大潮中,人們發現,這已經是鐵律。

  仇和火了20多年。與他比肩的,是一群改革型官員。仇和能與呂日周等齊名,沒兩下子還真得做不到。“仇和現象”更是一時成為熱搜的詞條。檢視其官場所為,無論是“官員要跟上”、還是公開官員電話……

  一直以來,社會上對於改革型官員的呼喚一聲又一聲,人們不是嫌他們多了,而是嫌其少了。這是因為,這些官員往往比四平八穩的官員更能做好民生實事。甚至,在一些落馬官員消失在視綫裡後,仍有“當地人”念他們在修路、美化城市等方面帶來的好處,認為他們雖然貪了,但也做了事,比庸官強。

  然而,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是,腐敗,或者“灰色腐敗”,都與改革“不兼容”。“腐敗官員”和“改革型官員”決然不可能在同一具軀體中共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