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陳東琪:穩增長調結構亟待政策“組合拳”

http://www.CRNTT.com   2015-03-23 09:07:05  


 
  向市場明確傳遞宏觀政策導向信號

  問:怎樣才能保障“組合拳”的代價最小、收效最大?

  陳東琪:在國內需求疲弱、通縮預期強化、經濟增速下行壓力持續得不到有效緩解的背景下,宏觀調控應從近年來的適時適度預調微調,轉向及早出台足以扭轉市場預期的組合性政策措施,貨幣政策進一步放鬆是必要的,財政政策也應盡早發力,投資、消費、出口、產業、貿易促進和自貿區擴圍等結構性政策應盡快落地。具體而言:在今年兩會召開前後,中國人民銀行應進一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精神,近期在“鬆”字上多做一些文章;財政部應進一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積極財政政策“要有力度”精神,可實施適當調增今年預算,適度擴大赤字規模,進一步減稅等一攬子積極財政政策計劃。同時,加快出台有利於穩增長、防通縮、增就業的結構性和改革性政策措施。唯盡早、加快、加大力度,才能向市場傳遞明確的宏觀政策導向信號,促使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進而引導市場良好預期,增強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也可以防止以後經濟出現衰退時再做大調整要付出的巨大代價。

  面對穩增長和調結構兩大任務,單一政策難擔大任,需要依靠政策“組合拳”。“組合拳”的主要內容:一是財政、貨幣政策之間的組合,實行稅、匯、利聯動;二是宏觀調控的總量政策與結構性政策組合,刺激和擴大需求與增加和優化供給相結合,政策參數(稅率、利率)與市場參數(價格)聯動;三是宏觀層面總量穩定與改革創新推動的微觀搞活相結合。總之,要採取反周期政策與結構性、體制性政策相結合,通過這幾方面組成的“組合拳”來實現經濟短期平衡與長期增長的有機統一。

  隨著宏觀調控由單一措施轉向組合措施,多部門的協調配合更加重要,無論是反周期的財政、貨幣政策,還是改革創新政策,無論是投資政策、消費政策,還是房地產政策,都要以國民經濟穩定發展需要為出發點。就房地產政策而言,在市場總體趨於飽和,因市場供需變化導致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下行的背景下,應大幅調減保障性住房建設投入,採取更加靈活的住房保障方式,盡可能縮小政府投資的“擠出效應”。

  就財政、貨幣政策而言,近期應著力穩投資、擴消費,通過刺激新的有效需求來帶動新的有效供給。就改革創新政策而言,近期應優先出台能釋放效率和紅利、促進穩增長的措施。實質上,就是在新常態背景下,更好地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係,更好地處理近期與長遠、宏觀與微觀、政府與市場各方關係,為“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