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亟須構建完整的區域經濟新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15-04-18 08:31:04  


 
  (二)“二實三虛”的空間分區分層系統

  空間分區分層系統是指未來中國經濟布局區劃系統將由五個層次組成,包括具有政府管理機構的實體區域(如省區和縣域)和只設協調機構的虛擬區域(包括宏觀經濟區、綜合經濟區和特色經濟區等),構成“二實三虛”的五個空間分區分層系統,反映了經濟布局的面狀結構以及不同層次區域解決不同區域問題的客觀要求。

  第一層次,是宏觀經濟區域。是虛設區域,有三大地帶、四大板塊的劃分。這裡提出新三大地帶的劃分方案。其任務是揭示宏觀區域經濟格局(水平、速度與總量)的狀態及變化趨勢,構建全國城鄉一體化體系,確保區域發展差距能控制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在此基礎上,可構建全國城鄉一體化體系。構建“2000座城市+2萬個建制鎮+40萬建制村+150萬家庭農莊”的城鎮鄉村規模體系;形成21個城市群組成的“兩橫三縱”的空間格局。

  第二層次,是綜合經濟區,這也是虛設區域。方案也很多,這裡提出一個“7+1”方案。主要目的是統一規劃和建設大型跨區域性基礎設施項目,如區際高速公路、鐵路以及航運等交通線路與樞紐工程、區際通信工程、大型水利工程等等,以為區域經濟一體化創造必要的硬件條件。依托這些跨地區大型基礎設施構建若干城市群綿延帶。

  第三層次,是省區經濟,是實體區域經濟。省區是中國區域經濟的主要管理者和區域政策的執行者,為了減少行政層級,更好地發揮組織區域活動的作用,需要擴大省級行政區數目,並與未來城鎮群有機結合。

  第四層次,是特色經濟區。可由虛化後的地級行政區(地級實體城市與其管轄的縣級行政區)轉化而來,相當於城市圈地區(本質上是城市與其直接腹地組成的區域),應該是虛設區域。任務在於在較細的產業分類層次,甚至產品層次上,建立合理的區域分工與合作關係,以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體系和城市(或都市)圈。

  第五層次,是基本經濟區。縣域經濟區,是實體經濟區,是區域政策作用的對象。任務在於建立生產與生活一體化的基本區域經濟空間,實現統籌城鄉發展以及城鄉一體化的目的,並可構建由主城區、近郊區、遠郊區組成的城鄉內部空間結構體系。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