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人民幣一步到位的調整可以避免惡性循環

http://www.CRNTT.com   2015-08-13 07:45:35  


一步到位的調整,就意味著短期內再次調整的可能性下降,央行會根據實體經濟情況采取措施。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電/就在市場普遍預期人民幣匯率對美元的波幅將會擴大之時,央行放出了“大招”——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2298,較前一交易日大幅下跌1136個基點,創2013年4月來新低。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評論員葉檀文章表示,央行此舉是不是對匯率市場的又一次出手干預?會不會給美國等西方國家以“操縱匯率”的口實?這樣的擔心或許有些多餘,實際上,央行此舉恰恰意在校正此前過高的人民幣匯率,使中間價更好反映市場供求,而這也將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繼續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

  文章分析,央行突然下調人民幣中間價,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實體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保增長成為最重要任務。內需的消費未能振作,而外貿形勢也不容樂觀,中國正在逐漸喪失價格低廉的優勢。

  中國製造素以價廉著稱,但隨著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上升,勞動力價格上升,但效率沒有同步上升,讓中國出口的傳統比較優勢不複存在。

  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日前發布的《全球製造業的經濟大挪移》顯示,中國的製造成本已經與美國相差無幾。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經濟體,以美國為基準100,中國製造成本指數是96,雙方差距已經極大縮小。富士康等巨型製造企業向東南亞、印度、墨西哥等低成本地區轉移,甚至中國的小米也在印度設廠。

  出口傳統比較優勢不再,新的優勢暫時沒有崛起,匯率貶值事實上是重新尋找價格優勢,希望留出一定空間保證經濟增長,使出口不至於失速下滑。

  其次,人民幣國際化暫時遇阻,在不具備條件之時,中國索性放棄讓人民幣匆促國際化的打算,放棄以犧牲實體經濟為代價的方式,在壓力之下強行維持人民幣堅挺。

  另一方面,人民幣希望被納入SDR貨幣籃子,IMF於8月4日發布報告稱,人民幣納入SDR的評估“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報告建議,可能將當前貨幣籃子的評估從目前的12月31日延長9個月至2016年9月30日,屆時再作出最終決定。雖然這並不意味著人民幣不能納入貨幣籃子,但不確定性在上升。此時人民幣貶值可進可退,是比較主動的行為,不至於伸著脖子為了納入貨幣籃子什麼都答應。

  第三,從市場而言,人民幣貶值刮起的飓風越猛,短期的預期越模糊。

  此前投資者預期人民幣會貶值。7月31日,《華爾街日報》報道,有關人民幣匯率將追隨中國股市下跌的做空押注正在增加,人民幣期權市場上的交易活動已經升溫,投資者正採取行動以防人民幣匯率在未來3到6個月時間裡出現下跌。此次人民幣匯率下挫,會讓這些做空基金賺翻,但無論如何都比形成穩定的做空預期要好。

  比如,央行死扛人民幣,在巨大的外部壓力下讓匯率下滑一點,然後死扛,扛不住再下滑一點,這樣會形成惡性循環。

  上述假設如果成立,人民幣會像一只失血過多的海豹,所有的鯊魚都會聞腥而至,這只海豹的下場可想而知。現在央行的做法是,一次性切割一塊肉躲在安全地方療傷,鯊魚們無法預測海豹的下一步動作,從市場來看也有技術性的喘息期。

  人民幣中間價急挫後刮起飓風,作為商品貨幣的澳元等大跌,黃金價格大幅上漲,大宗商品價格下挫。但市場在劇烈震蕩中尋到底,而後陷入震蕩與茫然的狀態,不再會是一直失血狀態,找不到方向。看不到底牌,這對於人民幣也好,商品貨幣與大宗商品也好,都是最有利的。

  文章最後說,中國央行下一步會怎麼做?有多種可能:一步到位的調整,就意味著短期內再次調整的可能性下降,央行會根據實體經濟情況採取措施。如果人民幣不再堅持底線,對於全球債券、股票、大宗商品市場都有巨大的影響。